一、动势概念群 艺术作品的接收者,几乎可以直觉地感到大部分艺术文本有一种动力性。一部分体裁(诗歌、小说、口述故事、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等)直接需要动力才能展开;另一部分看起来静止的艺术文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结构中隐藏着动势结构;还有一部分艺术文本,看起来处于稳定的静态(静物、风景、肖像画等),它们是不平衡之间的暂时状态,动势被悬置却随时会破势而出。宗白华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静只是“一刹那清静的假象”,因为“一切宇宙万象里有秩序,有轨道,所以也启示着我们静的假象”。①按秩序而动,就有可能显示为静态,因为动到这儿时刻才落于静境。 动势在艺术中无处不在,文本结构中包孕着动力,文本展开需要推动,艺术作品需要推动观者的感动和社会文化的激荡。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艺术文本有动势,难道其他符号文本(例如数学公式,或新闻电视)不也是动态的?原因有二:首先,科学的/日常的文本,主要用于指称性再现,而不是自我再现,②它们的动势,大多是对象的动势(例如比赛直播,例如历史事件记载),不同于上文总结的艺术文本构造的内在动势。艺术文本的对象也可能处于各种运动中(例如影片中的地震,画面中的战斗冲锋场景),但这种外部对象动态,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本文讨论的是艺术文本结构中的动势,二者的区别不会混淆。 动势是艺术的根本存在方式,艺术文本中的一切平衡是暂时的、表面的。无论何种情景,都必定有某种力量隐藏在文本之后,推动文本发展。这一点,读者观众感觉到了,理论家们当然更看到了。现代艺术理论发展两百年来,讨论类似动势概念的各种讨论很多,但是始终没有取得一种综合的概括理解。因此,本文的任务首先是检查并比较已有的讨论,然后再看能否做一个概括程度更高一些的结论。 粗一看,动势的讨论应当从1769年莱辛的论著《拉奥孔》开始。莱辛生动地揭示了绘画和雕塑这样的静态体裁,实为寓动于静,因为它们可以再现对象“最孕育动感的时刻”。③观者可以强烈感到此刻之过去与未来的变化状态。应当说明,莱辛的重点不是讨论艺术的动力,而是体裁的对比:诗这样的动态文本可生动描写对象的运动,画和雕塑这样的静态文本也能做到。莱辛讨论的是不同体裁处理动态对象的不同方法,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引发的论辩极多,却主要是美术与叙事体裁与风格的比较。 在现代美术理论家中,一生致力于分析动势的,是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Ludolf Arnheim),他多本重要著作中都讨论了这个问题。他集中讨论绘画,理论一以贯之,有许多精彩的例证。只是阿恩海姆前后各书分别称文本结构动势为“力”(power)、“力场”(field)、“力量”(force)、“张力”(tension)、“驱力”(dynamics)。这些术语,都是强调“力”与“动”。 20世纪上半期影响极大的英美新批评派,在诗歌研究和广义的诗学上,围绕着文本动势的几十年的讨论也用过很多说法,从20年代瑞恰慈和艾略特的敏锐提示,到30年代兰色姆和退特的总结,40年代沃伦与布鲁克斯的生动推介,最后归结为“张力”(tension),而伯克从中发展出“戏剧化”论,但是他们讨论的体裁基本限于诗歌。 中国美术史上,关于动势的讨论,起始于谢赫著名的“六法”之首条“气韵生动”。动势问题在中国美术理论上有绝对的重要性,因为论者和实践者都以自然与生命之“气”作为文本动势的来源与归结。因此,中国的“动势”说最大的特点,是集中于创作论,着重艺术家的心理修养,其次才是技法要义,而不像西方现代艺术学者那样,基本上在文本的形式上讨论动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西古今形成互补关系。 熵这个概念虽然借用自科技理论,却精确地描述了艺术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关键性连接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社会的“泛艺术化”中,艺术文本的动势,终于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总体动势连接起来,“熵减论”让我们可以有个看到问题全景的角度。 艺术文本动势不是个神秘的课题,而是人们创作与鉴赏的习惯方式。正因如此,艺术学理论的从业者,更有责任弄清楚艺术文本的动势究竟是什么,并且解释其中一些基本规律。近年来,中国艺术评论家大量使用动势的概念和术语,面广量大,令人惊叹。阿恩海姆理论,被中国学者应用于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任伯年的花鸟、怀素的草书、韩熙载夜宴图、潘天寿的园林等不同体裁不同传统的作品。新批评关于作品张力的学说,被中国论者广泛应用于“大地艺术”、涂鸦艺术、现代诗剧、篆刻艺术、室内设计、色彩配合、艺术教学、小说叙述情节、改编与原作甚至“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艺术门类相互关系”。陈仲义依据“张力”论来剖析现代诗的修辞形式,他的《现代诗:语言张力论》④是这方面用力最深之作,徐岱《和谐论美学批判》⑤一文影响也较大。艺术的熵论,也被用于艺术体操、行为艺术、设计艺术、叙述速度等内容各异的课题上。 中国批评家的实践,说明艺术动势不是一个理论操作,而是一个普遍实践问题,可以用来解释几乎任何体裁、任何年代、任何民族的艺术。本文对此问题做普遍化讨论,也是以批评实例为基础,单从理论演绎出艺术的总规律,终究会显得勉强。 二、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理论 鲁道尔夫·阿恩海姆是百岁人瑞(1904-2007),学术和教学生涯很长,著有多本重要的艺术学著作。对中国理论界影响最大的是1995年在国内翻译出版的《艺术与视知觉》,1998年翻译出版的《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两本书都不弄玄虚,用生动的例子说清绘画中的“结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