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20)02-0080-10 长期以来,中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内容丰富、多面而庞杂,呈现出不同倾向,对此可以做多种归纳分类。譬如,英国学者马尔赫恩提出的三种相位说①;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提出“人类学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以及经济的”②四分法。在中国近百年的理论与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实际上存在三个不同的趋向:或者强调的是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基础,突出意识形态批判的反映论;或者强调的是社会生产框架下的艺术生产论,突出艺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存在方式;或者强调的是作为生产的一般和人类自由实践活动中的个人及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实践论。 一、文艺反映论 反映论的理论目的是对思想进行“本源性”的考察,虽然它依然承认思想有其特殊规律,并有能动的反作用,但其关注的重点不是文艺复杂的生成机制,而是这一生成机制中两个关键要素“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等级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讨论了“物”与“思”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强调了“物”的优先性,“物”相比于“思”之优先性是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涵。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优先性的强调的根本目的,是要将理论的关注点从意识现象本身转移到意识现象的来源中去,强调以现实性的物质实践来批判那种纯粹内在的哲学批判。虽然反映论实际上就包含生产论和实践论的要素,但是在我国,反映论曾经长期呈现出让文艺服务于物质性革命活动、弱化意识现象本身的特殊规律的倾向,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阶级革命被视为第一要务,借由反映论对思想之来源的强调,可以将一切思想批判的矛头引向其物质性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反映论为核心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的诸多论述中,都是从不同方面揭示现实是如何反映在意识之中的。马克思认识到,无论是以当时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还是其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都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因此“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些“哲学英雄”的“夸夸其谈”,“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③而这实际上也是德国现实状况的“反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④这段话可以视作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达。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⑤在具体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精神对物质基础的反映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前者如某些社会思潮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结构的高度同构性,如十五至十六世纪在欧洲各国盛行的重商主义,就反映了商业资本的利益要求,通过对外贸易出超、严禁货币输出、国家干预经济等,实现货币的增长;⑥后者如宗教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幻想的反映形式。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⑦这体现在意识的产生必须是通过某种“关系”而实现的。人的意识并非纯粹的意识,精神在它诞生之初就要受到语言的纠缠。意识反映着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⑧“关系”是人与动物在创造性方面的基本区别之一。因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⑨。因此,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现实存在是意识作为社会的产物这一结论存在的前提。 在确立了物的优先性的基础上,我们更要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反映论的突出特征。首先,物质的决定作用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处于历史性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正如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所说的那样,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僵化的,它始终处在矛盾和运动之中。⑩人的思想对自然界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反映过程中的矛盾与运动,并非天然就有,它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历史过程。起初,意识只是人类对可感知的环境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是较为狭隘的;伴随着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类不再认为自然界是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人类的反映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 其次,以反映论为核心的认识论的形成,强调了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反映论指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形成必须经过物质在人脑中改造的过程,这个主体改造的过程是不能忽略的,这里有创造有变形,有选择有遮蔽,不是平面镜子一样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能动的反映,体现着主体的各种本质的实现及其不同结果。他在反驳黑格尔的观点时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恩格斯也提出:“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12) 反映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讨论和考察的是文艺在社会结构关系中的定位。文学的意识形态论以及意识形态批评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文艺首先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这是文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毛泽东提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3)正是基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观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各领域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状貌与变革也必须要回到社会现实中,特别是对其中物质性力量方面加以溯源和解释。文艺没有自己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说,正如卢卡契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否认人类生活中各个个别活动领域(法律、科学、艺术等)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他们反对的“只是那种认为科学或艺术的发展能够完全或者主要从它们的内在关系来进行解释的观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