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研究述评

作 者:
毛娟 

作者简介:
毛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内容提要:

当代西方空间批评是20世纪“空间转向”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由此带来了在学术思想的言说方式、阐释方式上的诸多变革,成为跨越人文、地理、政治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焦点,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视角。本文主要对空间批评的诸多关键词进行分类阐释,力图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具体层面勾勒出相对完整的研究图景,突出空间批评的问题意识和空间视角的语境化。在理论不断增殖的现状下,建构“文论—空间”的思考模式,刷新对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理解,尝试应用社会实践和理论纵深共享的空间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将空间理论所蕴含的空间观念、空间意识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局限,理解我们自身社会文化中的空间问题,努力实现空间批评的“在地化”,使其服务于本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学界经历了“空间转向”,空间批评是这一转向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基础,创生文学研究批判功能新形态;研究空间如何通过自身意义系统的衍生表达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关系、生态伦理等多维意义。作为21世纪西方最前沿的批评理论之一,它在学术思想的言说方式和阐释方式上产生诸多变革,成为跨越人文、地理、政治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焦点,生产出空间与网络、政治学、性别、后殖民等一系列新话题,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视角和新诗学的关键词。多位学者从后现代美学、当代政治、全球化、消费与经济等视点重新思考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拓展了文学空间研究的角度,加深了其深度。空间批评认为,文学在根本上是一种空间生产,文学与文学之外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它探究文学作品空间蕴含的社会文化要素,还原作家的空间建构过程及其意义,为认识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途径和思维方式。

      目前国内学者对国外空间理论做了不少译介工作,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也日渐丰富。但对当代西方空间批评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对关键词的系统归纳和深度阐释还相对零散、薄弱。批评术语的发展是动态的,它不断与社会文化变迁发生互动。“关键词”是当代西方空间批评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或理论范畴,是批评家的试验场域和践行方式,以直观、具体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窥探理论的“入口”,揭示它们的生成语境、演变图景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整体把握和深度阐释,分析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目前,国外空间批评理论产生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关系与空间生产及其理论延伸:列斐伏尔使社会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互动成为西方空间理论的主体论域之一;福柯的“异质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差异性空间”;索亚的“第三空间”成为历史、社会维度之外的第三种思考维度;卡斯特尔关注网络空间、信息社会变迁的总体空间表征,讨论技术背景下人们的空间感受在空间政治规约下的嬗变;戴维·哈维则深入阐释空间理论的核心诉求“空间正义”等。安德烈斯·泽莱尼兹、罗伯·希尔兹、安迪·麦利菲尔德、古内沃德纳和基普菲尔等继续对这一领域的空间理论做了延伸与拓展。

      (2)文学空间批评:杰姆逊指出日常生活的文化经验已更多地受到空间维度的影响,体现出“文论—空间”研究的可能性;哈维的“地理—历史唯物主义”和“时空压缩”理论重新解释新语境下人们对时空的审美体验,通过不同艺术形态的具体表达来理解空间,透视资本主义社会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西方文学批评界借助分析文艺作品的空间表达,发展出跨学科的“地理批评”,理论阵地是期刊《地理批评与文学空间研究》,其中贝特朗·韦斯特法尔阐明了地理批评的核心观念;罗伯特·塔利将“地理批评”称为“文学图绘”;加斯东·巴什拉借助文艺作品中的实体空间来建立“空间诗学”范畴;弗兰科·莫莱蒂则对小说空间进行了三重维度分析等。这些研究说明西方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是历史性的、多路径的。

      (3)城市空间与批评问题:包括城市设计、城市生态学、城市政治学、城市经济学等。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一直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重要论域,在后现代多元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进入更广泛的文化研究领域。城市空间问题不仅关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去与未来,也能从其中审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样态。这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意义明显的研究视域。西方学者一直在做有价值的深入研究。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并提供了有相当价值的文献资源。

      (1)空间理论的选择性译介:国外重要空间理论研究成果经过“空间旅行”进入中国。大陆学者包亚明、阎嘉、胡大平、陆扬、刘怀玉、汪民安、王文斌等,台湾学者夏铸九、王志弘等积极参与译介工作,诸如“现代性译丛”“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都市文化研究译丛”“后现代性与都市研究”等,翻译介绍了大量空间理论文献,让空间问题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研究焦点。

      (2)对后现代空间理论的评述研究:中国大陆经历社会转型和全新时空体验,并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和批评家的关注视野。学者们在译介工作的基础上,以“空间”为切入点,从文化批评、城市空间、消费社会、身体话语、性别种族、意识形态、空间哲学等方面展开某一方面的专人或专题研究。现有成果大多集中于列斐伏尔、杰姆逊、雷蒙德·威廉斯、戴维·哈维、卡斯特尔、爱德华·索亚等后现代空间理论或文学空间叙事。

      因此,研究者较少对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做系统的、宏观层面的归纳与阐述;较少地把理论思考同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结合起来阐释。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现有译介和研究成果,融汇文学批评与空间理论,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具体层面进行归纳分析,呈现出相对完整的研究图景,突出空间的问题意识和空间视角的语境化。空间理论具有较强社会实践意义。在理论不断增殖的现状下,建构“文论—空间”的思考模式,刷新对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理解,尝试应用社会实践和理论纵深共享的空间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需要将空间理论所蕴含的空间观念、空间意识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局限,理解我们自身社会文化中的空间问题,努力实现空间批评的“在地化”,使其服务于本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空间批评基础概念与范畴研究。这是当代西方空间批评中最具代表性、本源性、开创性的关键概念与重要范畴,它们支撑并维系着空间批评的不断演进,使其具有浓厚历史底蕴、深刻思想根源和不断生长的可能性,并最终衍生出难以穷尽的当下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