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20.02.10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2-0102-10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一位高产的理论家,理论著作丰富,理论思想复杂,他的理论研究既包括文学、批评、文化、美学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广泛涉及宗教、政治、伦理等方面。从伊格尔顿研究在中国的状况来看,伊格尔顿绝对称得上是在中国产生显著影响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伊格尔顿的思想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在文学批评理论研究领域引起重视,四十多年过去了,不但伊格尔顿的大部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著作被译成中文①,而且至今为止中国大量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仍然以伊格尔顿为研究对象,这一点只要稍稍做一检索便可知晓,而且,每年的批评理论研究的论文中,关于伊格尔顿的研究论文均不在少数,这个研究的数量仍然在上升。对于一个西方文学理论家的域外(主要是中国)影响来说,这一点既体现出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思想接受的广泛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国接受研究的某些困惑或说待整理研究的内容。比如说,就严格的意义来说,伊格尔顿的很多论著都被引介到中国,但其影响仍然在文学理论层面居多,或按国内的学科划分,仍然是在文艺学的影响居多,少量的影响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内文学研究的其他学科可以说对伊格尔顿反响平平,至少可以说他在中国的影响量大但面不广,译著多而影响不深;其次,从伊格尔顿著作的中国影响的内容和思想接受来看,最早是通过文学思想的引介开始的,伊格尔顿思想中的很多内容如天主教思想与文学研究、精神分析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观念、美学与伦理思想、文化研究与社会批评理论等还需进一步深化;再次,伊格尔顿文学批评思想的批判研究不够,伊格尔顿文学批评思想有成体系的方面,但有些内容也是较为零散甚至凌乱的,理论思想的偏颇和武断之论时有出现,还需要认真辩驳分析,不能光看伊格尔顿在哪方面提出了一两句闪光之论就认定他的思想有多么深邃;最后,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研究跨度较大,容量复杂,基本上存在着从文学到美学到文化/政治/伦理/社会研究的轨迹,这个理论变化的轨迹一方面体现出他的文学批评理论观念的发展和拓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对他的整体研究中发现其中的理论关联和矛盾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伊格尔顿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转向文学、批评和文化的普及性和精细阅读理论,他最新出版的《文学阅读指南》《如何读诗》《文学事件》与早期的《批评与意识形态》(1976)、《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文学理论:导论》(1983)构成了批评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呼应,从文学、批评与美学的观念、体系和理论建构层面的研究走向更加具体和普及性的文学精细阅读、文学指南和文学事件性的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变化,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把伊格尔顿著作和思想中的那些貌似云山雾罩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研究“剔除”或者“悬置”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思想尽管有时左右游移、摇摆不定甚至立场不稳,但他的文论和批评理论研究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稳定和长期关注的内容,在这个层面上,他在严格的意义上仍然是一个“批评理论家”。这也意味着,有时对一个西方学者的思想和论著的研究,不仅要看其理论著述原貌,还要看其思想发展过程、理论逻辑内容和思想构成要素,特别是要对其具体思想内容的逻辑发展细节做具体分析,这样或可展现其理论思想之精要或不足的部分,也能展现其具体影响。本文遵循这样的研究理路,先不多谈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缺陷和不足,着重围绕伊格尔顿早期的理论著作《批评与意识形态》,试图贯穿起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思想发展的前后过程和理论问题思考的生成语境和表现立场,从而起到对其批评理论思想的整体解读的目的。 一、审美意识形态批评与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的整体思想观念 就严格的意义来看,目前中国学界所谈论与研究的文学理论在西方更多地是以“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y)”的学术面目出现的,“批评理论”在西方学界指涉广泛、研究范围宏大,类似有的研究者说的一种“大理论”(grand theory)[27],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学和批评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标准越来越规范,“批评理论”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作为一种文学阐释分析的批评理论不断向文化研究拓展,出现了“批评理论”“文化化”的现象,这个现象在特里·伊格尔顿的身上表现得也比较明显。作为一个批评理论家,伊格尔顿最先从事的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但在之后,伊格尔顿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广泛涉及文化、美学、政治和伦理的内容,出现了托尼·本尼特所说的“与现在发展迅速的文学理论产业进行了更开放(open-ended)和更富有成效的对话”[28]的现象。托尼·本尼特的揶揄之辞是一种批评,暂且不论。但就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来看,如果不揣狭隘之论的话,伊格尔顿本质上还是一个“批评理论家”,他对中国文论影响最大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也是他的批评理论,再具体一点儿说就是他的文学和批评方面的思想。尽管他的很多思想如神学、天主教、伦理等思想也具有积极的价值,但就在中国学界的影响来看,比起其文学思想仍然是“小众化”影响的学问,再如他的文化研究、“理论之后”等思想,其体系性和理论的启发性仍然不如他的文学批评理论。② 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观念是审美意识形态批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是否是一种固定的文学批评类型,还是一种文学批评的观念形式或是一种个人化的批评理论?这是包含伊格尔顿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共同的问题。从理论上看,审美意识形态批评具体明显的社会批评的类型特征,是吸收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质素与批判精神,在充分强调既定社会语境与意识形态经验对文学批评话语的影响与建构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文学批评话语观念和理论模式。在文学批评的历史上,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传统文学社会学批评中都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话语质素,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审美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了积极的理论影响,具有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引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涌现,审美意识形态批评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充分彰显美学与文化关切的重要理论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视文化和美学研究,以一种“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对“那些它的前辈所忽视的经济、社会或政治的制度问题”[32]13予以重新解读和理论上的再生产,其中,文化、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他们介入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结构分析、重新建构社会历史主体、表述变化了的历史经验的重要理论切入口。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充分考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经验,在批判分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文化现状及思想格局过程中,深化传统的社会批评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方法与观念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批评理论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