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20)01-0054-09 在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20世纪末就有学者提出“回到马克思”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者张一兵先生曾出版学术专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1]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还原到经济学语境中重新解读,达到更深入的研究阐释,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大概受到这种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以下简称“马文论”)研究领域,也有学者提出“回到马克思”的问题,并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重新探讨,但似乎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回顾新时期以来马文论研究发展历程,应当说既成绩斐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研究阐释确实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越来越远甚至走向背离。面对这些现象,提出“回到马克思”的要求,以此为基点对当代马文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应当说既有必要也有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提出“回到马克思”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当代社会的特殊地位,因此各学科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始终持续不断。具体而言又有各种不同情况,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研究,形成一种专门学问;也有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思想理论资源,借用它的理论观念和思想方法来研究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的是引用某些理论观点或论述加以阐发,用来论证自己所要讨论的问题和观点,如此等等。从基本的学理要求来说,无论以上哪种情况,都应当首先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什么,准确地理解其理论内涵和意义指向,从而以此为基点合乎逻辑地展开研究和进行理论阐释。然而有些研究者并没有认真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和意愿去对它进行研究阐释,这就难免会出现远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过度阐释”或“强制阐释”的现象,造成某种程度的理论混乱。 在张一兵先生看来,过去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是存在根本缺陷的,具体而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究中的主导话语和言说方式始终是非反思性的,马克思哲学文本被非历史地“原理化”了,实际上变成了一种荒谬的“按图索骥”。这样一种方法论上的误区,导致对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研究长期低水平徘徊,理论创新缺乏活力。他认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非历史性”,根本不顾及马克思哲学所发生的历史语境和具体针对性,对其进行脱离实际的抽象化理解和阐释;二是“原理化”,将马克思哲学纳入某种体系哲学框架,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其进行“按图索骥”式的理解和阐释;三是“非反思性”,只局限于马克思哲学文本进行注解式研究,而缺少把理论文本与历史语境和当代语境关联起来的反思性研究,难以阐发出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针对这些缺陷和弊端,论者强调应当“回到马克思”,在一个开放的视域中面对马克思,确立新型的解读视角和研究方法,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理解与阐释。其中大致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回到“历史性的文本学解读”,使过去在传统解读构架内的熟知文本重新“陌生化”,以建构一种全新的历史性理解视域。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静止的或线性的思维直叙,也不是一个毫无异质性的自我“独白”,而是作者在与他同时代人的思想交锋和碰撞中陆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这种文本解读必须建立在发生学基础上,从历史性中去理解和评估这种理论的意义价值。二是回到“文本的历史性解读”,就是将原来那种按照体系哲学的前见“原理化”了的文本阐释结果加上括号悬设起来,以历史本身的时间与空间的结构,让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原初语境呈现出来,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理解结果。三是回到马克思哲学的原初理论语境,考察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性生成,应当充分重视其经济学语境,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层语境中去重新探索他的哲学话语。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就要认真读懂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流于形而上学的轻浮。这也正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发性研究意图和全新视角所在。[2]论者这些切中时弊的分析和着力阐述的理论见解都让我们深受启发。 在马文论研究领域,孙文宪先生也提出了“回到马克思”的问题。他认为,在业已形成的马文论知识中,有太多的内容实际上来源于解释者的建构,其中既有符合或者接近经典作家本意的诠释,也不可避免地会在诠释中掺杂了解释者的理解和演绎,产生了彰显与遮蔽并存的效果。如在马文论和美学思想研究中,长期存在和最为常见的是“平面阅读”或“孤立阅读”方式,缺少“互文性阅读”,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和知识语境,只是根据其中一段话语来理解和阐释,因此难以达到深度理解,误读难以避免。又如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研究,往往容易忽视和混淆它与一般文艺批评的区别,没有看到它的根本特质及其意义价值。还有就是仅限于一般性地研究理论文本,很少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域”,如“资本与现代性的关系”等根本问题,使得马文论中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难以深入下去。此外还有比较忽视马文论与批评的历史语境和实践品格等问题。这些现象都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因此应当强调“回到马克思”,以此作为研究马文论的基础与前提。①上述问题分析和认识看法也很有启示意义。 在笔者看来,当代马文论研究中大致有三种常见的现象。一是“神马”现象。主要表现为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文论,无限度地将其神圣化。在一些人看来,既然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那就理所当然要将其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和研究,否则就不能体现指导思想的意义价值。于是便不管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如何,完全抱着一种“崇圣”态度,把一些具体论述都当作普遍原理,按照主观化和理想化的阐释方式,把这些理论论述尽可能往原理化、体系化的方向去进行阐释和建构。如此“神圣化”研究带来的结果,反倒容易导致“远离马克思”,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而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二是“非马”现象。主要表现为用虚无主义态度对待马文论,轻率地对其加以贬抑和排斥。比如有人站在专业化立场,认为马文论只不过是一些断简残篇式的零散化论述,缺少学理性和系统性,不能算作真正的文艺理论;也有人站在审美主义和非意识形态化的立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方面谈论文学艺术问题,是过于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理论,并不具有作为文艺理论的意义价值,如此等等。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专业化的偏见,不能真正理解马文论的精神和意义,同样不是科学的学术态度。三是“泛马”现象。主要表现为用实用主义态度对待马文论,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泛化阐释和利用。有些人习惯于把马文论中的一些命题和论述,往论者所需要或乐于看到的方向加以阐释;也有人喜欢把当代某些时髦理论随意贴上“马克思主义”标签,极力从中找到一些理论依据来进行演绎阐释,实质上无非是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名义而已。此类现象在西马学派的研究中时有所见,我国学界的有些研究也难免受到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