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笔者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期间,在图书馆馆长南希(Nancy Hearst)帮助下借阅了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旧藏1939年英文本《农村中国:中国作者文献选编》(Agrarian China,以下简称《农村中国》)一书。①这本书封面和扉页均署名“太平洋国际学会书记处研究员编选、翻译”,内容主要但不限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3-1951)代表性中文作品的选译。书上有费正清大量铅笔划痕和少量批注。读过此书后,笔者产生一个疑问:此书的实际编选和翻译者会不会是陈翰笙?1936-1938年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理事会主席、著名学者陈翰笙(1897-2004)在英语世界主要的亚洲研究学术组织——太平洋国际学会书记处任研究员,并协助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主编太平洋国际学会机关刊物《太平洋事务》(Pacific Affairs)。②他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建立者和领头人,在英语学界最了解相关文献。 实际上,《农村中国》一书出版不久即在日本引起同样的疑问。1940年岩波书店出版该书日译本,译者杉本俊朗根据书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篇目作者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员,推测此书实际编者为陈翰笙。③江勇振多年后认为,杉本俊朗的推测是正确的,但没有给出新的证据。④张静引用了江勇振的评论,没有做进一步的讨论。⑤李新玉在主编英文本《陈翰笙文集》时,在附录的“陈翰笙英语作品”目录中直接列入《农村中国》,并标注为“陈翰笙编选、翻译”(“Compiled and Translated by Chen Han-seng”),但没有解释标注的根据。⑥ 本文以国内外权威未刊文献为基础,指出《农村中国》实际上由陈翰笙、邱茉莉(Elsie Fairfax-Cholmeley,1905-1984)合作编选、翻译,是中国农村派国际化的标志性作品,也是“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农村派研究成果的扼要总结。这本英语文集使用了独一无二的未刊论著,其中包括陈翰笙领导国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期间完成的无锡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和无锡土地产权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中国左翼经济学与英语世界第一代中国研究专家作品的广泛深入对话关系。 一、陈翰笙、邱茉莉编选和翻译《农村中国》 《农村中国》一书署名“太平洋国际学会书记处研究员”,内容很少提到陈翰笙(序言和导论均未提到,正文258页共计提到五次),但正是陈翰笙主持编选和翻译了这本书。⑦三位权威作者不同条件下的报告均指向这一点。 第一项证据来自陈翰笙本人。他在1967年的一份手稿中,谈到1936-1938年在美国期间,“编写了《中国农村》《中国的地主与农民》《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村(民)》三本书,都以英文出版的”。⑧ 这三本英文书的后两本均已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广为人知⑨,《中国农村》是什么书呢?如果考虑“中国农村”英文对译即Agrarian China,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⑩陈翰笙1967年的手稿始终没有公开发表,他晚年的两种口述回忆文献均未提及此事。(11)此事也就没有反映在陈翰笙研究文献中。 第二项证据来自陈洪进。陈洪进在《陈翰笙教授的编辑工作》一文中指出,陈翰笙“发表过不少专著,既有集体合著的又有单独撰写的。但是有一本1938年用英文出版的《农业的中国》却少为人知。这是我国当时马克思主义学者调查研究的资料”。(12) Agrarian China的一种中译法即“农业的中国”。陈洪进是陈翰笙早年的学生,曾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初期主持研究会的日常工作(13),20世纪40年代与陈翰笙一同进行西双版纳土地制度调查,并在印度共事。(14)他和陈翰笙长期深入的交往使他的话权威可信。但是,陈洪进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列举陈翰笙“四个系列,八部代表作”时并没有提到此书,而报告Agrarian China为陈翰笙发表过的“不少专著”之一的这篇文章却没有公开发表,结果他关于“少为人知”的《农业的中国》的报告也就少为人知。(15) 第三项证据来自爱德乐(Sol Adler,1909-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举办“庆祝著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陈翰笙同志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茶话会(以下简称“茶话会”),爱德乐在会上代表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1987)发言,其中谈到陈翰笙“激发并组织了《农村中国》这一精彩作品,这一作品在30年代后期问世”。(16) 爱德乐于1941-1948年作为美国财政部代表来华工作。1949年因受到美国政府员工忠诚调查而辞去财政部职务,转赴英国剑桥大学任教。(17)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爱德乐即与陈翰笙相识;1950年陈翰笙从美国取道英国返回中国时,爱德乐还陪同陈翰笙参观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住过的房间。1962年爱德乐定居北京后,参加四卷本《毛泽东选集》英译定稿工作,陈翰笙也是定稿组成员,他们一起共事,经常见面。(18)爱德乐在1985年的茶话会上称《农村中国》一书为“精彩作品”,陈翰笙此时在座(19),爱德乐的称誉可谓国际权威学者在权威会议上对陈翰笙编选《农村中国》一书所做的权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