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体的伦理审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晔,女,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光彩,女,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新乡 453007

原文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师生共同体是教育性与伦理性价值并存的综合体。虽然师生人际、己群、群际伦理正面临紧张、失衡、冲突等困境,但不能否认其所蕴含的丰富伦理价值,包括人际交往的关心共识,己群互动的公正追求,群际关系的认同要求。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师生共同体的伦理回归,需要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深化伦理理念,增强师生共同体的伦理意识;强化伦理责任,促进师生共同体的伦理发展;提高伦理能力,凝聚师生共同体的伦理力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20)02-0175-07

      作为理解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师生共同体可以看作是校园师生关系的一种理想表现形式,它是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教育活动组织和伦理实体,旨在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原则下互相交流沟通,共同学习成长。教师和学生作为师生共同体的两个基本要素,除教与学的关系之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伦理关系。横向来看,“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可具体分为人际(即个人之间)、己群(即所谓公私关系,如个体与团体或群体、个人与社会等)、群际(即各种类型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如团体之间、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等等)三种外推形式”。[1]也就是说,己群关系和群际关系都可以看作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外推和延伸,探讨并建构这两种伦理,从而为调节人类的三种基本伦理关系寻求合理有效的道德伦理规范,构成了伦理学的一般课题。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师生共同体的价值困境与意蕴,并探析其回归路径,对于师生伦理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思考:师生共同体的伦理缺失

      一方面,师生共同体的教育价值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师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体现社会一般伦理规范的同时,又蕴含着独特的伦理价值。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师工作压力加大和学生负担增加的同时,师生共同体的伦理关系也面临着紧张、失衡、冲突等多重挑战。

      (一)紧张:师生共同体的人际不安

      人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作为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需要同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来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价值。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师生成长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且是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润滑剂。师生共同体不仅是教与学的共生,更是师生之间进行关系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古往今来,如何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师生之间的交往日益开放的同时,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也因双方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互不相容性而出现一种对抗状态,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越来越紧张。这种人际紧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给师生共同体内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师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师传授。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日益减少,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受到冲击,“尊师重道”的传统被人们所遗弃,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降低,在学生心中的权威也受到挑战,师生之间的争吵冲突不断升级,辱师、殴师事件层出不穷,师生共同体的良好互动不再,矛盾一触即发。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异化。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教师承受着越来越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分数成为唯一值得追逐的目标。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仅限于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互通,课堂之外的人际交往逐渐走向异化。所导致的后果即是学生不尊重老师,抱怨老师不会教;老师不关心学生,抱怨学生不会学。双方的关系只能依靠教育制度和学校规则来维系,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和关爱。

      (二)失衡:师生共同体的己群矛盾

      个人是依附于群体而存在的,是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己群关系,就是指个人与群体或者个人与团体、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同样地,在师生共同体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对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解决好个人与群体这一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矛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尤其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普及,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被打破,一名教师要同时面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每位学生也都要与担任不同教学任务的多名教师进行互动,师生己群交往模式越来越突出。①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观念的偏见和价值的冲突,师生之间的己群交往呈现出重群轻己甚至只见一方不见另一方的失衡状态。一方面,重群轻己。我国自孔子以来就有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这是由古代社会的经济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封建政治统治决定的。这种群体本位的价值观提倡个体与群体及社会的和谐相处,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个体对于作为群体秩序代表的专制君主的服从,甚至压制和抹煞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个人对群体的责任,但在越来越注重个性价值的当今社会,却让我们陷入己群价值选择的困惑之中,给我们处理己群关系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阻碍。尤其是现代社会以来,“天地君亲师”的思想不再,教育产业化导致教师的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生被当作顾客和上帝,家长也认为自己是在购买教师的服务。这种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对于教师个体来说,会让他们在与学生群体的交往过程中过多重视学生的表现与回馈,而贬低甚至是忽略自身在“教书”之外所承担的独特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己不见群。教师个体关注的是学生群体,很难注意和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情绪感受,最后的结果是教师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学生的标准化、同质化发展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即使教师关注到了学生个体,也容易在沟通对象方面出现两极化的趋势,即沟通对象集中在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教师的时间被用来关注少数学生,导致多数学生被忽略,甚至被边缘化。学生作为群体,更容易因为教师的区别对待,而无法凝聚为一个团结合作的共同体,这也会进一步加剧师生之间的己群矛盾。

      (三)冲突:师生共同体的群际风险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身处社会之中,总会和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联系,结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每个人都会同时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这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势必会发生联系,而这种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称之为群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师生共同体之间的群际关系理解为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思想观念和价值认识,二者之间的冲突也无法避免。首先,代际之间的文化冲突。从人类发展的传承意义来看,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代际关系,而代际冲突作为一种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表现,也无法避免地影响到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尤其是在后喻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师生之间的代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代际冲突也比以往时候都激烈。教师在学生心中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知识挑战,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感情淡漠疏离。学生既感受不到教师作为“上一代人”提供给他们的经验和帮助,又难以体会教师作为“长者”给予他们的温暖和关怀,这深刻影响了师生之间的群际互动。其次,刻板印象的观念冲突。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想法[4]。这种刻板印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普遍,并且有好有坏。比如教师会以考试成绩作为一个最直接的判断标准来评价学生,不自觉地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学生也会简单地根据教师的严厉程度把教师分为“好的老师”和“不好的老师”。一旦刻板印象在心中形成,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给学生提供激活线索;而学生一旦意识到与自身有关的刻板印象,会更容易在激活线索的刺激下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正如勒庞在定义群体时提到,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极易受人暗示[5]。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经过暗示和传染,不仅会让师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导致心理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会强化师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影响师生群际关系的稳定。最后,师生群际关系的价值偏见。我们在讨论各个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时,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劳资、干群、贫富等社会阶层关系上,很少看到师生群体的身影,甚至在谈到师生关系的时候,似乎也将其默认为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群际互动长期以来一直是被放在括号中“悬置”的。此外,教师在各司其职尽其责的同时,往往忘记了自身也是从属于群体的,可以说在培养职业归属感的同时却忘记了群体归属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师生群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增加师生共同体的群际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