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养供给侧的问题解析与破解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中国,男,临沂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管理与政策和职业教育研究。临沂 276005

原文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教师培养供给是充实教师数量、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教师培养供给面临着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组织消散、供给质量滑坡等问题,而造成供给困境的原因在于供需统筹主体缺位、培养体系缺损、协同培养缺力。为此,亟需改革教师培养供给管理体制,优化供需协调机制,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深化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实训方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20)01-0064-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饱含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殷期望和深切关怀。加快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提升教师培养供给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师培养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培养供给是教师培养组织根据中小学校的教师需求状况,在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下,依据招生计划和培养要求,通过招生、培养、考核和就业等环节,为中小学提供合格师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培养供给先后经历了由封闭培养、统招统分向开放办学、自主择业的转型,由中专、专科、本科“老三级”师范向专科、本科、研究生“新三级”师范的提升,适应并满足了教育发展对教师培养供给的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向往,对教师培养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培养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亟需改革调整。

       1.供给结构不协调

       供给结构是指承担教师教育的高校向中小学校培养供给的教师数量结构、学科结构、性别结构和层次结构。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历层次明显提升,但教师供给的数量、性别和学科结构却存在着明显失衡,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范毕业生数量远远大于新入职教师的数量。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有关信息统计表明,十年来,全国每年师范毕业生平均为70万人,中小学平均每年新录用教师约25万人,有近三分之二的师范毕业生没有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二是性别结构失衡严重,男性教师比例甚低。有机构对山东、四川、湖南等省的一百余所小学教师的性别结构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学校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非常严重,达到了1∶10的水平,女教师占比达到教师总数的70%到80%基本属于常态,男女教师性别比例达到1∶1的学校几乎没有。[1]三是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语文、数学等长线学科教师相对富裕,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短线课程教师明显不足。本研究对山东某贫困县20所村办小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其音乐、美术、体育等薄弱学科专任教师均为零,即使在乡镇中心小学,20所学校中也只有12名专任音乐教师、18名专任体育教师,美术专任教师人数为零。

       2.供给体系不完备

       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教师教育供给体系是指为实现教师教育目标,承担教师教育职责的部门或单位协同构成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承担教师培养环节的高等院校、肩负教师实践实训任务的中小学校、协调组织实施的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等。审视当下教师教育供给组织的转型发展,存在着体系不全、效能弱化、维护滞后等问题。一是师范类高校转型为综合型高校,去“师”化发展不仅造成师范类高校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导致高校内部师范类专业的办学主体由原来的校级统筹、以校为主的集中办学,逐步演变为以高校下设学院为主的分散办学。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明显不足,从数量看,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20∶1”的要求,很多高校需要增设基地;从管理机制看,实训基地缺少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统领下的管理细则,高校与基地之间缺乏常态化的协同和监管机制,基地建设质量没有保障,存在诸多有名无实的“挂牌基地”。三是实训运行机制缺损,中小学承担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实训任务缺少上位管理主体的统筹、指导和评估,难以激发中小学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主体常态化合作机制没有形成。

       3.供给质量不适应

       供给质量是指以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为载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它既是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反映,又是对毕业生规格和素质状况的评估;其评价主体既包括承担人才培养供给任务的高校,又包括人才使用单位的中小学校,还包括培养对象等,是多元主体评价的综合体现。从毕业生的培养环节看,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简化弱化、实践质量下滑等问题,表现为在培养内容上,存在着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路径依赖,忽视中小学校岗位对实践智慧、能力素养的诉求;在培养模式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各执一方,[2]和谐统一的教师教学思维尚未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3]从培养结果看,新任教师存在着学非所“教”、教无办法、能力缺失等问题:学非所“教”,不仅表现在学、“教”异科之间,即便在学、“教”同科中,因所学内容与所“教”内容的偏离,亦使“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无办法主要表现为“我会、不会教、教不会”,虽然师范生职前学习了诸多教学方法,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效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成为新上岗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4]能力缺失是指新上岗教师除在大学期间所学学科和教育知识技能以外,基于中小学校实践所需的复合型知识与能力明显不足,难以胜任综合型课程教学和班队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