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进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益民(1968-),男,江苏江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王春华(1976-),女,浙江嵊州人,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088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1995-2000年间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三大主要的比较教育专业杂志的论文成果,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3)05-0056-07

      中国比较教育自1970年代末以来已经过了25年的历程,在这期间,许多学者对各个发展阶段比较教育的进展状况都曾进行过总结。本文拟对上个世纪的最后五年即“九五”期间(1995-2000)的比较教育进展状况进行简要的梳理,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就以下四个问题加以简要的归纳:第一,对“九五”期间比较教育的主要成就特别是重要学术著作和学会活动加以总体概括;第二,对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类整理;第三,对这一时期我国主要比较教育专业杂志的论文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第四,对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一、“九五”期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成就

      1.“九五”期间比较教育的重要成果

      与其他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比较教育对教育实践的巨大贡献首先是通过它的学术成果来实现的。首先,在出版物方面,“九五”期间的比较教育系列丛书和论著是十分丰富的。其中,集中反映比较教育学界综合研究的成果的大型学术丛书,当推由顾明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教育丛书”。这部丛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较有影响的比较教育丛书,它包括十部学术专著和一部论文集,这些成果不仅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将以往的比较教育研究引向更加深入,同时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外国的相关理论、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由顾明远和梁忠义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的“世界教育大系”也是“九五”期间另一重要成果,该丛书共20卷,是关于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性大型研究成果。由钟启泉任总主编的“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四卷本,是比较教学课程论和教学论的权威性研究成果。由钟启泉主编的“当代教师进修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01)共十二卷本,是比较教育面向教育实践的重要成果。钟启泉、张华主编的“世界课程与教育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拟出30卷本),为外国前沿性课程与教学理论著作的大型翻译丛书。由顾明远任主编、冯增俊、黄旭任副主编的“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在开拓周边国家教育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活动进行了梳理,由赵中建主译的《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则是其中系统反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的重要文献。由裴娣娜、吴国珍主编“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丛书(海南出版社,2000)以专题介绍为形式,以问题研究为网点,从方方面面反映了异国教育的特色。此外,在工具书方面,由顾明远主编的《世界教育大事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是继《教育大辞典·比较教育》之后的又一本重要的大型比较教育工具书。与此同时,一些邻近学科的丛书,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比较教育,如由张瑞璠、王承绪主编的《中外比较教育史纲》三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是一套融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及文化科技交流史于一炉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丛书。田正平主编的“中国教育近代化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中何晓夏、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田正平著《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等均从国际教育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陈学飞等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则为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设了专章,等等。除了上述大型的研究成果之外,“九五”期间也出版了为数不少的比较教育专著。如顾明远主编《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杨汉清、韩骅编著《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吴忠魁著《私立学校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徐小洲著《当代欧美高教结构改革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外国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张德伟著《日本教育特质的文化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等,都是“九五”期间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的缩影。

      在教材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比较教育教材《比较教育》由王承绪、顾明远进行了重新修订,目前已是第三版第17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也在此间进行了再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王英杰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比较教育》也于此间出版(广东高教出版社,1999),并对传统的教材编写进行了若干调整,增扩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与建设的相关内容。

      除大型丛书和专著以外,“九五”期间的比较教育的其他成果也十分丰富。从论文成果来看,我国三大主要教育专业杂志《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资料》和《外国教育研究》“九五”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共有1162篇,与“八五”期间基本持平而略有增长,本文将在后面对这些论文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资料》在刊登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国家新闻出版署已批准两刊从2000年起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后者并同时更名为《全球教育展望》。从规划办的立项课题来看,“九五”期间比较教育学科共承担课题57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2项、青年基金课题2项、教委重点课题27项、青年专项课题12项、部委重点课题5项、规划课题9项。这些成果虽然无法囊括比较教育学界的全部劳动,但也是比较教育学科成果的典型反映。

      2、比较教育的学会活动与主要学科点的发展

      作为全国比较教育研究者的专业团体,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自1978年第一届年会以来举办了丰富的学术活动,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壮大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壮大,目前已经拥有会员约600人,在全国教育学会当中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专业研究会。“九五”期间,学会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在黄山和重庆召开了第九届和第十届学术年会,主题分别是“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和“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两次会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998年在北京成功地主办了国际性比较教育学会——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这是中国比较教育学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性比较教育学会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与会各国专家就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会的发展与比较教育各会员单位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到2000年5月为止,全国已经拥有比较教育硕士点11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为比较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后备力量,也是比较教育研究队伍的生力军。在“九五”期间,我国比较教育博士点已经发展到五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博士授予单位是培养比较教育领域的高级人才和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到2001年为止,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已为国家培养了比较教育领域的博士约60名,目前尚有大批的博士生在上述单位就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