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向度及其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利平,男,甘肃镇原人,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价值坐标和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特征。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品格主要表现在教育现代化的时空性、价值性、规则性、技术性和批判性等方面。现代性亦是由进步和破坏等多重因素混合而成的复杂性矛盾统一体。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危机表现在生态意识薄弱产生的生存风险、传统传承颠覆引起的历史断裂、工具理性霸权导致的功利取向和价值理性漠视带来的精神道德困境等方面。教育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理路要以观念现代化为先导、祛除现代教育的思想迷雾,以技术现代化为手段、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超越现代教育的人格困境,以制度现代化为举措、规避现代教育的潜在问题,以环境现代化为依托、保障现代教育的育人空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20)01-0159-10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石。但是,我们在探讨教育现代化各种范式、理论和实践时,却往往忽视了教育现代化在现实存在中的真伪性,即教育现代化到底是一个基于人类发展历史而存在的真命题,还是一个蕴含人类对未来教育的潜在想象和无限向往的伪命题?为了证实前者命题的真实性,我们该如何合理阐释内含于现代化(modernization)之中的现代性(modernity),摆脱人类的主观臆想,使其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发挥重要的理性指导作用。

       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学界关于二者的解说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交织着学者们对它们的困惑、批判、解构乃至重构。总体来看,“现代性是指17世纪后,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产生着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的统称”[1]1。它是用于描述现代社会总体特征的一个概念,表征着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形态。现代化是一个以工业化为推动力,使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全球性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各个领域。[2]17现代性被广泛表述为在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具备的特征,它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社会的属性,从而反思现代社会的时代意识与精神。[3]37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客观描述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现代性则是一个哲学反思的概念,它诠释了人类社会在推进现代化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特质,并表征了现代化实践的内在文化机理和精神诠释,从而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反思和价值尺度。[4]

       现代性之于教育,不是业已完成的事业,而是依然向未来伸展并不断变换面孔的真实存在。“教育现代化”(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就是“转变成为现代教育的过程”(to become modern education)。现代性在这一过程中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并不断增长和实现。[5]31现代性既蕴含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内核,又能对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种反思和评价既伴随教育现代化而发展,又推动教育现代化朝着合理性方向不断发展。一旦脱离现代性,我们将难以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产生的根源,亦无法对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做出合理解释和科学回应。世界各国教育先后步入现代化之路,其间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也从不同向度建构了世界现代教育的历史谱系和总体状况。因此,对于中国而言,通往现代性的旅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6]前言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它是我们对教育现代化内涵的深刻阐释,为教育现代化灌注新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超越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本质并拯救其现代性危机之关键出路。

       二、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品格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总体表征,它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不仅支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坐标。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实现过程。没有现代性,教育现代化将会成为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空壳。现代性的意蕴丰富而深刻,它呈现出多重形态。对现代性不同内涵的反思和评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现代化的不同现代性向度,也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教育现代化的时空性

       现代性反映现代社会中人和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从时间意义上看,现代性体现的是一种适应时代和必然且倾向于未来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它蕴含历史的进步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从空间意义上看,现代性虽起源于西方,但其模式如今已扩散至全世界,它是一种可以被全人类所共享的现世文明,也是一种“全球共同状态”[6]前言。在高度现代性的时代,远距离外所发生的事件对近距离事件、对自我的亲密关系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普遍。[7]5现代性可以跨越无限的时空距离而向全世界蔓延,从而对其他社会存在及空间产生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正是因为超越地域限制的现代性而能够从彼此互动的关系、从不确定的时间穿越,从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脱域(disembedding)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与运作使得社会互动和关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成为可能。[1]5因此,现代性是“时空的延伸”和“全球性蔓延”,它既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范畴,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不断寻求变革和创新、不断自我超越、不断突破已有发展水平的“流动性存在”。时空是现代化的基本结构,而时空性是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时空的分离及其不断重新组合既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参数,也是现代性所追求的更高程度的突破。当现代性开始在传统社会中孕育并繁衍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也悄然开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时空层面,“未来”是对过去与现在的序列延伸,它预示尚未到来而又即将到来的一切,是模糊、无限与不可界定的。[8]33教育现代化蕴含着现代性的诸多品质,它以现代性为重要向度之一。教育现代化在时空向度上是对终身学习的呼唤,因为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学习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性概念,它还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因此,现代性视域下的教育现代化强调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它提倡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的时空融合。高质量学习型社会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完成,它是促进人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