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学生自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赖静,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曾文婕,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国外学生自评领域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认知兴趣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具体分为基于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的学生自评。第二,权力关系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包括标准模式、学习契约设计模式、自我评分模式、健全标准模式和整合模式。第三,评估标准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包含自我评价、自评量规和自评脚本。以评估的“七大支柱”观照,为顺应“整合已有研究”“突破现存问题”和“确立新型认识”的要求,当前需建构和发展“整体性学生自评范式”,以全面认识和实施学生自评。具体而言,为实现持续优化学生学习的评估目的,要建立“学生为主,教师—同伴为辅”的自评主体结构,采用多样化自评方法和技术评估知识、技能及认知过程,通过提高学生的自评技能与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保障学生自评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致力于让学生自评成为未来课堂评估的基础进而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鉴于此,今后应转变自评观念以形成全面的自评认识,开设评估课程以提升师生评估素养,借助技术力量以优化自评环境,培育自评文化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9)11-0114-15

      学生自我评估(Student Self-assessment,简称“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判断和监控中来,既是学生关注自己每一个学习环节的全过程评估,也是学生关注自己深层、内隐学习变化的全面性评估。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评,但多年来仍存在流于形式、成效不彰等问题,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自评学理层面的研究不够充分,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区分事物和组织事物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1]鉴于此,本文梳理出国外关于学生自评的三种类型,即认知兴趣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权力关系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和评估标准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简称“认知兴趣分类”“权力关系分类”和“评估标准分类”),在比较分析三者的基础上建构起整体性学生自评范式,以期为我国学生自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国外学生自评的三大类型

      国外学生自评主要有三大类型,其内涵各不相同。2005年,法尔奇科夫(Falchicov)在《通过学生参与改进评估》(Improving Assessment through Student Involvement)中提出了评估的“七大支柱”(the Seven Pillars of Assessment),即评估领域的七个基本问题:为何评估(Why Assess)、如何评估(How to Assess)、评估什么(What to Assess)、何时评估(When to Assess)、谁来评估(Who Assesses)、评得如何(How Well)和未来如何(Whither)。以此作为分析框架加以观照,可见国外学生自评的不同类型分别指向于不同层面的评估问题。这些研究为揭示学生自评的运行机制和内在意蕴提供了基础。

      (一)认知兴趣分类视野下的学生自评

      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在其《知识与人类兴趣》(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一书中区分了人类的三种基本认知兴趣:技术兴趣(Technical Interest)、实践兴趣(Practical Interest)和解放兴趣(Emancipatory Interest)。哈贝马斯认为,知识是由人类的需要和欲望塑造的,不同种类的知识表达了不同的认知兴趣。布德(Boud)等人据此提出,不同的学习和评估任务服务于不同的认知兴趣,[2]进而提出了学生自评的三大类型,即基于技术兴趣、基于实践兴趣和基于解放兴趣的学生自评(参见表1)。

      1.基于技术兴趣的学生自评

      技术兴趣是指通过合乎规律的行动来控制环境的人类基本兴趣,其核心是控制,指向于外在的目标,是结果取向的。[3]科学知识的建立是因为人类试图通过将世界看作可以观察、测量和预测的客观化独立物体来控制世界。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知识具有一种技术兴趣,即“对客观化过程的技术控制的兴趣”。[4]而这种兴趣并不局限于科学,只要存在客观化的特征,都可以视为服务于技术兴趣。[5]基于技术兴趣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根据既定的客观性标准鉴别当前学业成就,并为自身学习评分赋等,旨在测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数量。具体而言,这样的学生自评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评估标准是预设的、不容改变的;其二,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只需对照标准评定分数或等级,缺乏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基于技术兴趣的学生自评,易于操作,效率较高,却让自评沦为了“形式化”和“流程化”的活动,使学生成为被控制的对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促进学生学习。

      2.基于实践兴趣的学生自评

      实践兴趣建基于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基本兴趣,其核心是理解,指向于内在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6]人们思考“知识如何产生”的问题时发现,知识常常是解释性的,其客观性难以满足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需求。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知识是在相互协商和交流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7]基于实践兴趣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开展自评活动时,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而形成自己对评估任务的理解,旨在建构学生与评估活动之间的意义和关联。学生与教师或同伴进行讨论时会形成自己对于评估任务的个性化理解并建构起自己的评估标准。较之于技术兴趣的学生自评,这一形态的学生自评具有建构性的评估标准和动态性的评估过程,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热情,从而释放自评的促学作用。

      3.基于解放兴趣的学生自评

      解放兴趣指的是人类对“解放”和“赋权增能”的基本兴趣,这种兴趣使人类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批判性洞察而产生自主行为,其核心在于通过自我反思而成就独立、自主的状态。[8]在形成个性化理解和建构个人评估标准之时,学生逐渐超越任务理解和标准建立本身,启动了“反思”活动,于是产生了解放兴趣。基于解放兴趣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和评估任务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开展自评活动,旨在达到自由掌控和调节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状态。这是高层级的认知兴趣,一方面,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和评估活动的主人,自主地监控、评价和调节自身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不囿于预设的评估标准和当前的学习水平,致力于在反思中生成批判性评估标准,不断优化和提升学习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