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理性审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海洋,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杜静,河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专业知识是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统一、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统一、智慧品性与道德品性的统一。新时代的教师知识观需观照公共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向,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向,以及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向。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需以本体存在与认知视界的系统整合为基础、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有机结合为导向、以知识品性与道德智慧的深度融合为保障。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19)06-0130-07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胜任复杂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以掌握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为前提。教师也只有把自己的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赖和专业的自主与权威。但教师知识并不是一个十分明晰的概念,不同的认识论会得出不同的教师知识观,不同的教师知识观也会得出不同的教学范式。①在新时代,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优先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新时代教师专业知识建构进行审视与反思,可以明晰教师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树立正确的教师知识观,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维度与内在属性

      自1982年史密斯在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教师“核心知识基础”这一概念以来,教师专业知识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时代掀起了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热潮,加深了对影响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而,构成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是什么?教师教学领域里发挥专业作用的知识领域与结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研究者教师专业知识分类
艾尔伯兹1.学科知识;2.课程知识;3.教学知识;4.教学环境的知识;5.自身的知识
舒尔曼1.学科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6.教育情境知识;7.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全美数学教师协会1.包括技术在内的教学材料与资源的知识;2.表达概念和过程的方式的知识;3.教学策略及课堂组织模式的知识;4.促进课堂交流和培养集体意识的途径的知识;5.评定学生理解的方法知识
塔米尔1.博雅教育知识;2.个人表现的知识;3.学科知识;4.一般教学知识;5.学科特定的教学知识;6.教学专业基础知识
格罗斯曼1.学科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教育环境知识;5.自我知识
申继亮、辛涛、林崇德1.本体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3.实践性知识;4.文化知识
叶澜、白益民1.普通文化知识;2.专业学科知识;3.一般教学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个人实践知识
陈向明1.理论性知识;2.实践性知识
鲍尔团队1.学科内容知识(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水平内容知识);2.教学内容知识(关于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关于内容与教学的知识、关于内容与课程的知识)

      对照表1不难发现,学者们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论述有许多共识,只是分类标准、表达方式以及归类范畴有所差别。区别教师的知识与学科专家的知识,使得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成为可能;关注具体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有了具体内容。②但是,不管如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分类,有一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虽然专业知识是构成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基础,但这与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并无直接关系,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并非仅仅依靠传统知识的建构就能实现。教师的专业知识似乎并不显得十分“专业”。首先,专业知识不仅仅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实践知识,也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中作出合宜的变通、调整乃至创造。其次,教师所建构的专业知识不是一种静态的呈现,而是基于特定情境的动态实践过程,有时会升华为更为常见的教学艺术或教学智慧。最后,新时代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重点,应是通过对教师情感、道德、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促使置于一定社会文化中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获得新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知识的发端: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统一

      学科知识是教师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教学知识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而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它是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进行巧妙融合后形成的特定知识,即教师对学科内容和学科教学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区别于学科专家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优秀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别所在。学科教学知识范式的研究是教师知识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提出使得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成为可能。只有当教师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并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知识时,教师才能展示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限性和生命力,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统一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而是更加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同时这些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只有实现彼此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才能表现出教师专业知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独特性,进而充分显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统一

      就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而言,由于生活中不同形式的附属意识是大量存在的,所以人类认知与实践当中的缄默知识也是大量存在的。③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是基于缄默知识而产生和发展的,教师对于显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依赖个体缄默知识的构成。缄默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为教师的认知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框架以及知识信念。从性质上说,缄默知识不仅具有非逻辑性、非公共性和非批判性等特征,而且具有情境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特征。④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都有着彼此无法替代的作用,虽然它们不能够直接转化为对方,但是二者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关系,一种知识能够支持另外一种知识的获得,一种知识的获得反过来又促进另外一种知识的稳固。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统一与融合,既能够修补科学探索与人文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能重构认识与存在这一有机整体,使系统的教育理论转变为教师真正的思想财富。注重引导教师对相应的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进行比较和鉴别,在积极主动的反思与质疑中不断呈现并检验自身的知识,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