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无论关于伤痕文学的评论,还是文艺学方法论大讨论,文学理论密切联系文学现实,曾经引领一时学术风气。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理论,不仅对于当时的文学研究,而且对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方法探索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80年代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理论初试锋芒的年代,同时也是首开四十年文学理论先河的时期,确立了此后的学术立场和延展方向。今天,我们的文学理论在观念更新、研究方法、论域广度、学术视野、文献整理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改变,百家争鸣的态势稳定持续。 知识体系一旦被建构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某种传统而被因袭,影响甚或规定着未来的知识再生产;未来的新知识也只能基于现有知识体系,在现有知识体系的母胎中孕育而生。适时回望和探讨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将有益于该论域的守正与开新;只有让其存在样态或其内部结构显露出来,我们才可能自觉地、及时地做出必要调整。 首先需要明确“知识体系”的概念。它不是指零散的、个别的、孤立的、具体的知识点和知识域,也不是杂多知识的汇集、堆砌或存储,而是各种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正是这种有机联系使不同的知识凝聚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建构出相对稳定的知识生产模式。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同样不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传统文论、外国文论、基础理论等几大板块的拼盘,而是包括但又不限于这些板块的各种知识之间的互文关系。正是各种知识点、知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互文,建构了知识体系的内部间性,各种知识由此而被激活,进而凝聚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整体,即所谓“知识体系”。 鉴于此,我们对知识体系的考察就不能囿于具体知识本身,而是要考察各种类、各论域知识的“间性”关系。间性是充满矛盾的二元对立,更是使新知识浴火重生的辩证统一。这种间性关系使我们的文学理论充满了张力和内驱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理论史,我们可以归纳出中西间性、古今间性、内外间性、上下间性和左右间性五个方面。 一、中西间性 早在一百余年前,王国维就曾提出“学无中西”的思想①。今天看来,这一问题之被提出,本身就是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表征。西学催生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借助了西学的理论与方法。王国维针对中学、西学孰高孰低的价值判断,认为不可否认二者的互文和互鉴。互文、互鉴是王国维本人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学术理念。参考罗钢近年的研究可知,王国维诗学方法的真谛在于借鉴西方理论以研究中国问题,包括“意境说”在内的著名理论,主要也是从西学而来②。王国维之后的现代学术史也清楚地表明,无论专治中学还是西学,不以对方为参照便很难有现代意义上的突破,最多只能是某一传统论域的自然延展。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理论,中西关系问题不得不被考虑。人们大量译介西方理论,从方法论讨论开始,此后兴起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后现代、叙事学、修辞学以及实践美学、形式美学和生态美学等,无不源自西方或受到西学影响。西学思潮在某些方面几乎淹没了中国文论的话语表述,或者说成了“文学理论”的代名词,以至于有学者惊呼中国文论患了“失语症”③。奇怪的是,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也在火热进行,“传承国学”“复兴儒学”之类的口号此起彼伏。西学潮流并没有弱化中国传统文论的研究。有意思的现象出现在世纪之交:本来专治中学或专治西学的一些学者,开始眺望对方的知识域,研究中国文学与文论的学者希望了解西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西方文学与文论的学者希望使用中国文学与文论的材料与资源。这并不是简单的“比较研究”,那属于另外一个学科(比较文学),而是在原驻地不变的前提下遥望彼岸的世界,希望从对方处获取创新的资源、灵感和方法。于是,“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这一早在改革开放伊始便被重新热议的话题,四十多年来一直被重述,被不断翻新、讨论;洋务运动时期延续下来的“体用”之争也不时泛起,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说更是引发过轩然大波④。 这类讨论、争论无论成效如何,其过程本身足以显示出,在中西学术或学术方法的碰撞中,中国学人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焦虑感。以笔者之见,中学和西学的互鉴往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同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处理中西关系时往往有很大差异,并没有固定的“体用”模式,何况“体用”本身也不能概括中西互文、互鉴的全部。洋务派的“体用”概念主要定位在了“政体”与“实用”,就学术研究而言,中西关系要宽泛、复杂得多,“体用”概念并不适合直接挪用到学术研究中。如果一定要找到二者关系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那就是中学和西学在当下中国已经难以绝对两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知正在成长,孤立的、纯粹的中学或西学研究很难产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更不可能达到王国维那样足以影响学术史的水平,文学理论作为理论建构之学科尤其如此⑤。 王国维以来的中国现代学术史证明,即便中西方学者研究同样的问题,如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语言等等,西方学者可以无视中学,中国学者却不能无视西学,道理如前所述:中西互鉴是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催化剂,但其在西方学术史上并没有发挥类似的巨大作用,中学和西学的互文和互鉴并不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