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各类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当前,中国社会迈入新时代,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社会的劳动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40年带来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空前丰富,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使劳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劳动形态的变化、社会劳动价值观的改变以及青少年学生劳动实践的缺乏等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本文立足于新的社会劳动形态和时代特点,从立场、内容、功能、实践等层面,阐发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一、从形式到实质:劳动教育的新立场 立场反映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不同的立场将会深刻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判断。因此,思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需要明晰其基本立场。而劳动教育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考察劳动教育的立场,需要对劳动与教育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在远古时代,教育最主要的载体是具体的生产劳动。也就是说,生产劳动在古代既作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向年轻一代展示、示范和传递劳动经验的主要教育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与教育基本上是一体的。因此,早期的劳动教育其基本立场就是立足于教育与劳动的直接同一,其根本功能是维系个体和人类的基本生存。阶级社会产生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阶级的教育从生产中独立出来,而劳动者的教育则仍然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进行。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价值观的作用下,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所接受的教育往往被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所贬低,并被排斥在体制化的正规教育之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与教育的关系。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强调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增强学校教育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教育和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使然。实际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前提是二者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有两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统治者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和从劳动者教育中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古代学校教育;而第二次分离则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促成的劳动者的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分离。[1]第二次分离造就了现代教育的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为结合点的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状态。”[2]也就是说,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二者共同产生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因此,不能简单用一个取代另一个。用劳动来代替教育,将教育完全融入劳动之中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外,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点是现代科学,因此,不能够用体力劳动来取代脑力劳动,不能只讲劳动技术而不讲相关原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会更加突出,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形态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的实质有更为完整和科学的认识。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在“形式”的立场上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即将教育完全融入生产劳动当中;现在,则需要我们更多地在“实质”的立场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即在将教育和生产劳动作为两个独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科学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3]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解决这一问题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科学规划、专业设计,在劳动教育中,既要重视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 二、生产与消费相统一:劳动教育的新内容 从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质”结合的立场去审视劳动教育,必然会带来劳动教育内容上的根本性变革。可以说,立场的转变首先就体现在内容的革新之上。 在过去,劳动教育承担着重要的生产者培训工作,因而其内容基本上是生产性和技术性的,注重的是具体的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比如,195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中学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由此可见,当时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的生产知识上。改革开放后,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正式课程。虽然劳动教育作为正式的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但是,正如这门课程的名称所规定的,劳动技术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内容,只是《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扩展到了包含制造业等在内的相关知识。技术性、生产性劳动依然是劳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应该说,这样一种劳动教育内容的设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技术性、生产性的劳动教育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劳动形态的持续全面变革势必要求学校劳动教育树立一种发展的内容观。当前,诸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的不断涌现,正日益挑战着过去主要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建构的劳动形态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就其形态而言,呈现出多样化的叠加形态,生产与技术、知识与价值、信息与文化、时间与空间等劳动要件的耦合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主动扩容以涵盖变化发展了的劳动现实。而劳动形态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量的激增,更表现在其更新速度的加快。新劳动形态的不断产生与旧劳动形态的不断消亡,将是这个时代劳动场域的基本特征。学校的劳动教育如果不正视这一点,必将落伍于时代。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秉持一种发展的内容观。一方面,重视社会劳动形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重在劳动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育而不是具体生产技术的教授,使学生能以健全的心态在飞速发展的劳动形态中“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