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的基本矛盾的问题,属教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在传统教学理论中似乎已有为人们所能普遍接受的观点,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再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然而,随着人们对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教学中情感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强化,对一些教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又重新引起我们对教学的基本矛盾问题的思考。 既然教学存在着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性两个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注: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1.),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情知两方面的问题也必然会在教学的基本矛盾中有所反映。但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的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以致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教学的基本矛盾只是认知上的矛盾。这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在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反映。这种理论上的缺陷,不仅会影响人们对教学基本问题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会阻碍人们从根本上解决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并最终会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向课堂教学领域纵深推进的今天,当我们试图从情感教学心理学角度切入,着力思考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时,重新认识和探讨教学的基本矛盾问题,不乏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传统的基本矛盾观及其困惑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矛盾就是个体认识与人类社会历史认识之间的矛盾。(注:吴杰.教学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196~197.)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水平,而教学作为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传递途径,积极促进个体认识尽快达到社会历史认识的现有水平,以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这样,有关人类社会历史认识永远走在个体认识的前面,个体认识则永远落后于社会历史认识。这便产生了教学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并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客观要求与儿童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教学要求的思想结构与儿童习惯的思维方法之间的矛盾以及科学的体系与学科的结构之间的矛盾”等。(注:吴杰.教学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196~197.)这一基本矛盾便集中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有关这一基本矛盾的传统理论的经典性观点是:“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知过程。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由教师代表社会提出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77~378.)这样的分析,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较易为人们所接受。事实上,我国的教学理论长期以来就是以此为定势的,并禁锢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发散思维。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上分析,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情感因素,并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教学中存在着三大情感源点和三大情感信息交流回路。(注: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这就从根本上揭示出,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围绕教材内容所实施的一种教学,与一般认知活动的根本不同之处。既然教学是情知交融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的独特性自然会体现于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应该包括在对该活动的基本矛盾的分析之中。我们认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矛盾也必然存在着情知两个方面。从认知方面看,教学的基本矛盾是“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那么从情感方面看,教学的基本矛盾又是什么呢?通过对大量的教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是涉及学生在认知水平上能否达到教师要求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学生是否愿意达到教师要求的问题。这方面的传统命题似乎蕴涵着这样一个前提:在教学中学生是会完全按教师的要求去学习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愿学什么,因而在研究教学的基本矛盾时似乎不需要去考虑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问题。然而,事实上,在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另一个基本矛盾,即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规定的顺序、以规定的进度、讲授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规定”使具体的教学活动往往并不与学生在那个时刻的需要相符合。学生在某教学时刻出现的最大需要可能并不是求知需要,那么教学活动自难与学生当时的需要吻合。即便学生有求知需要,其求知需要的具体内容也很难与具体教学中的特定内容相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的不一致性是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教与学基本矛盾中为人们以往所忽视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方面。 传统教学理论之所以忽视了这一基本矛盾方面,是因为在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教学活动都是由“教”的方面来决定的,而非由“学”的方面来规范的。教学活动丝毫不会因为其内容与学生需要不吻合而发生任何改变。传统教学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而很少关注学生自己的需要。许多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重点也就主要局限于认知范畴,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接受状况,而忽视情感范畴内对如何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接受状况的关注,教学活动也因此对学生来说往往是被动的过程。可以说,这一教学基本矛盾是影响教学过程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将阻力变为动力是推动教学过程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