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8)04-0024-09 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活动。自1623年英国学者培根提出教育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已近四百年。迄今,虽然教育者们总结出了大量的教育规律,但这些规律多是基于经验和思辨的方法、质性研究范式得出,而这些方法和范式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化进程的加速,教育科学化逐渐被研究者和各国政府重视,学术界、政府和一线教育者也期待教育走向科学化。教育神经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科学的研究思路为教育提供了客观、可重复的生理证据,并迅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教育神经学的缘起、基石、路径、反思和展望五个方面对教育神经学进行梳理。 一、缘起: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迅速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人类的心理规律是教育学的重要基础。人的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依赖于对大脑的了解。诞生于20世纪末的“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正是一门研究人脑高级功能的新学科,其目的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3]认知神经科学关注人类认知、行为和大脑的关系,与诸多学科关系紧密,越来越多的学科把它引入自身领域,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经济神经学”“工程神经学”“语言神经学”“伦理神经学”等。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融合产生了教育神经学(Neuroeducation或Educational Neuroscience),也被称为“神经教育学”“心、脑与教育”。[4]1978年,Chall和Mirsky首次提出“教育神经学”的概念,并预测该学科会将教育学和神经科学整合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学的发展。[5]1986年,Friedman等在《脑、认知与教育》一书中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教育学的问题,介绍了注意、学习与大脑的关系,并讨论了神经科学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这些论述较早地体现了教育神经学中学科交叉的思想。[6] 教育神经学诞生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神经学的发展。从发表文献的数量来看,以"Educational Neuroscience""Educational Neuroethic""Neuro-education"或"Neuroeducation"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搜索到737篇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教育神经学”“神经教育学”“教育神经科学”“神经教育科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发现132篇相关文献。国际上,该领域的文献从2006年开始快速增多,国内则从2010年开始增加。从教育神经学相关的专业机构来看,国际上已经成立了60多个教育神经学专业机构,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国际著名机构,国内也成立了相关的机构,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学研究中心和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神经学实验室等。 虽然诸多学者尝试定义教育神经学,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概念。Szücs和Goswami认为教育神经学是研究心智表征发展的学科[7];Varma等则认为教育神经学是利用神经科学方法与行为研究方法解决教学与学习问题的一门学科[8];Fischer等认为教育神经学是一门关注基因和大脑如何影响教和学过程的学科[9];周加仙认为教育神经学是将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与教育学整合起来,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横跨文理的新兴交叉学科。[10]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看,周加仙的定义涵盖较为全面,包含了整个人类教育现象和规律;从研究方法上看,Varma等人的界定比较精准,包含了所有神经科学和行为研究的方法。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教育神经学是通过厘清教育现象的神经机制,揭示心、脑与教育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我们把教育神经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现象的神经机制”,把该学科的目的定义为“揭示心、脑与教育的关系”。同时,因为研究方法具有迭代和进化性质,所以我们认为应避免采用研究方法定义学科。 二、基石:大脑具有可塑性 教育的目标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1],而人的发展受到“成熟”(先天)和“学习”(后天)的影响。成熟是指个体生理的发展,它不依人的意志改变。[11]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2]所以,学习是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途径。学习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其本质是大脑中神经元连接的重塑。[12]所以,教育活动的生物本质,是在对外界的刺激进行适当控制的情况下,使受教育者形成预期的神经网络、行为模式和品格。人的发展均通过脑神经中枢的发展得以实现。[13]人类是自然界中大脑体重比最高的动物,人类较强的学习能力正是因其脑中的神经元连接可以随外部环境而改变,大脑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大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 of Brain)。杨雄里指出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可以被环境或者经验所修饰,具有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14]由于大脑可塑性是学习的基础[15],所以大脑可塑性也是教育的基础。 (一)大脑可塑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成年人的大脑中约包含10亿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并交流信息。突触的重新连接是大脑可塑性的本质,当大脑中某区域内多数神经元的突触发生规律性变化时,就会伴随大脑结构的变化。[16]突触的数量代表了神经元关联的紧密程度,年龄、训练(经验)、环境和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大脑内突触的数量和连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