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拼贴的“台湾新诗理论批评图”

作 者:
萧萧 

作者简介:
台湾 萧萧

原文出处:
华文文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争鸣篇:关于“大陆的台湾诗学”的论争(二)

      编者按:我刊1995年第1期曾以“关于‘大陆的台湾诗学’的论争”为题,转载《台湾诗学季刊》的争鸣文章,为读者提供海峡两岸诗学交流的信息。1996年3月,《台湾诗学季刊》第14期,又推出“大陆的台湾诗学再检验”专辑,刊登台湾诗评家的10篇文章,对古远清、古继堂、王晋民等人的著作提出批评,随后又在第15期刊出古远清、古继堂等的反批评文章。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现象。其实就是台湾诗评家之间的意见,也并不一致,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例如,文治先生在《如果渐成事实》一文中,指责近两年来大陆诗评家评论台湾诗的文章,“通篇只有叫好鼓掌赞美的声音”,“从来不敢或不愿道及台湾诗的缺失”,但在同一期刊登的漫画中,却又讽刺大陆诗评家把台湾诗人“辛辛苦苦炖的肉给狗吃了”。

      海峡两岸隔绝40多年,开始文学交流只是近10年的事,而且交流的渠道又很不畅通,因此,通过对话和讨论,将有助于化解彼此的敌意,也有助于创作的繁荣。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期只是选登批评“二古”的文章和“二古”的反批评文章,今后如有新的文章推出,本刊还将继续转载。

      台湾海峡宽度大约两百公里,台湾与中国隔绝刚刚超过一百年,同种中复有不同的种族,同文中复有不同的语文,再加上截然相异的政治、经济、社会之制度,越离越远的生活方式、思考模式,台湾新诗与中国新诗的不同,将会如同美国诗与英国诗之殊异。

      台湾文化受儒家传统、汉文传统之影响,也受海洋文化、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的濡染,基督文明的冲击,南岛语系的刺激,而四百年经济移民与四十年政治移民的个性有别,因此,在台湾的学者深信文化多元之可贵,深信文化、文学有机成长之可能,深信文学艺术突变、多变之可爱,对于发展中的台湾诗史尚未有专著问世,而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理论批评史》(古继堂,1993年6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古远清,1994年8月,武汉出版社),已相继问世,显见大陆学者之急好与毛躁。

      这两本以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为对象的史学著作,企图心极大,搜罗资料之努力也令人敬佩,不过,将资料悉数运用,未加任何择汰,也令人惊讶!如古远清的书封面一列列《文讯月刊》,借用《文讯》简单的书目提要,以求史之评监,未免浮泛、速成。古继堂的书则大量袭用“序”“跋”,不从论文本身去钻研,往往抓不住精髓所在。

      此二书以新诗为范畴的章节虽不多,但将相关章节胪列对比,可以看出二书的“拼贴”效果,看出他们拥有(使用)的资料多不多、全不全,二书合观,却看不出台湾新诗理论批评的真面目。

      古继堂的书概分六编17章,第五编为“台湾的新诗理论批评”。下分三章,兹列其目如次:

      第十三章:台湾新诗理论批评概述

      第一节:台湾新诗理论批评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台湾新诗理论批评现状

      第十四章:台湾理论家笔下的新诗理论批评

      第一节: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批评导向

      ——台湾现代派诗的克星唐文标

      中国诗学体系的创建者李春生

      把纯粹的表达工具化为活生生文化化身的关杰明

      呼唤中国诗魂复旧的高上秦

      认为诗是心灵净化剂的黄永武

      为台湾新诗测试坐标的萧萧

      第二节:新诗“现代化”的理论追求

      ——试用神话原型说批评新诗的张汉良

      台湾第一部诗论专著的作者李英豪

      名理前诗境诗论的提出者古添洪

      认为诗是诗人和语言对话的简政珍

      后现代派诗的批评家孟樊

      第十五章:台湾诗人笔下的新诗理论批评

      第一节:崇尚传统和写实诗人的诗歌理论批评

      ——反对台湾新诗西化的理论主将罩子豪

      诗必须有动机开道的陈千武

      视生活是诗的源泉的古丁

      明朗、健康、中国诗路线的倡导者

      文晓村

      用剖离法去伪存真的李魁贤

      忠实于中国传统诗论的高准

      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女诗话家涂静怡。

      第二节:追求“现代”和“超现实”诗人的诗歌理论批评

      ——主张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

      承的纪弦

      主张新诗现代化应落实在乡土之

      上的林亨泰

      理论观念多变且反覆的余光中

      中庸温和的现代派诗评家张默

      认为诗人是内在世界造物主的罗

      门

      诗论主观色彩极强的洛夫

      认为寻找语言的关联能力是诗人

      能力指数的白萩

      台湾女性诗人的知音钟玲

      台湾新世代诗人的塑像者林燿德

      古继堂的书很单纯化,不论理论家或诗人都概括地区分为“现实”与“现代”的追求,眉目清晰,但各人头上的一句按语,除钟玲、林燿德等人因为有相关书籍出版,极易找到贴切用语,其他按语中可待商榷者实伙,如洛夫“诗论主观色彩极强”(哪家诗论不主观?),张默“中庸温和的现代派诗评家”(谁人不温和?),李魁贤“用剖离法去伪存真”(哪个评者不是在作抽丝剥茧的工作?),这种评述,说了等于没说。覃子豪“反对西化”吗?他一直在介绍法国诗、象征主义、神秘经验;林亨泰“落实乡土”吗?他是笠诗社中跟白萩一样精神前卫,早期现代派的战将;高准“忠实传统”吗?他听忠实的不是性灵、神韵的传统诗歌主流。古继堂书中使用“中国”二字来评论的有四人,没有一个是正确、贴切的,李春生“中国诗学体系的创建者”,李春生在台湾写论,如何去“创建”中国诗学体系?高上秦“呼唤中国诗魂复归”语义有问题,复归何时?五四?唐宋?汉魏?文晓村是“中国诗路线的倡导者”,中国诗路线是指大陆当代诗吗?高准忠实于“中国传统诗论”,就高准与古继堂此书中都未见到他们引用或贴近任何古典诗论,如此评语空疏不切实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