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趋势。 上篇 关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是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的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强调人类学应更属于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坚持人类学应以“发现人”为主要目标。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行为,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在文化相对论者看来,过去的社会学、人类学往往用民族自我中心的偏见来解释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理由,即以调查者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相对论者又不得不承认完全中立和超然的观察立场也是不可能的。这一悖论始终是文化相对主义者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古今中外,相对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破除传统保守思想,抵制宗教独断,反对教条主义都起过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它割裂相对与绝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亦有自身的局限。 文化相对主义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文化相对主义产生以前,对待不同文化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最优越。例如古代中国统治者就认为自己位居中央,对于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视为异端,或称为未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采取的就是这种态度。孟夫子提倡“用夏变夷”,引经据典地推崇“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与此相类。第二种是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承认其他文化的某些方面的价值,或加以吸收,或因猎奇而欣赏,或作为珍希而收藏并据为己有。鲁迅曾经指出:“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1)]这第二种,其实是一种文化掠夺的态度。第三种则是经过冲突后,吸收他种文化,以补自己之不足,如中国对印度佛教的吸收,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等等。 现代社会,特别是以电脑电讯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关于其他文化的知识逐渐丰富,又由于帝国主义时代告终,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相对减弱,各个新的独立国都在致力于寻回并发扬光大自身原有的文化,这些新的发展迫使原有的强势文化不能不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相对主义就有了很大发展。文化相对主义相对于过去的文化征服(教化或毁灭)和文化掠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进步,并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也显示了自身的矛盾和弱点。例如文化相对主义承认并保护不同文化的存在,反对用自身的是非善恶标准去判断另一种文化,这就有可能导致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和其他文化交往,甚至采取文化上的隔绝和孤立政策;只强调本文化的“统一”而畏惧新的发展,甚至进而压制本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结果是导致本文化的停滞,以致衰微。此外,完全认同文化相对主义,否认某些最基本的人类共同标准,就不能不导致对某些曾经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的负面文化现象也必须容忍的结论,例如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也曾是在某一时代,某些地区被广泛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要完全否认人类普遍性的共同要求也是不可能的,如丰衣足食的普遍生理要求、寻求庇护所和安全感的共同需要等等;况且,人类大脑无论在哪里都具有相同的构造,并具有大体相同的能力,历史早就证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吸收和渗透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处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也都不尽相同,只强调同一文化中的“统一”,显然与事实相悖。总而言之,文化相对主义为跨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层面,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急待解决的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为许多文化相对论者所重视而提出了相应的修正。 文化相对主义的重要理论家赫斯科维奇指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2)]。这就不仅强调了不同文化各自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根据这一说法,跨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跨文化传通(或译交往)(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就成了文化相对主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