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具有现代性、革命性和人本性等重要特征。现代性特征是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中呈现出来的,是几经周折,在多元化和一体化起伏消长的文化语境中,向西方思潮全方位开放,继承和转换传统,并与中国的社会实际、文艺实际相结合而产生和形成的。文学的革命性叙述,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主题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现代化涵盖了革命化,却不能取消革命化;另一方面,革命化推动了现代化,却不能替代现代化。革命化与现代化相辅相成,交织发展。现代化归根到底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文学的现代化必须建设新的人学结构,契入民族灵魂重铸的现代人学核心。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视野;基本特征 眼下,时当世纪之交,世纪意识、世纪性制高点为人们回首中国20世纪文学提供了新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意识,基于此,本文将中国近百年文学纳入到世界文化的现代化格局和世界文学现代化的总体追求中,就现代化视野中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一些特征作初步观照和探讨。 现代性: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特征 关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历史主题,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的观点有着普遍意义。他认为,所谓现代化,一是现代性的挑战:现代观念和制度,现代化拥护者的出现;二是现代化领导的稳固:权力从传统领袖向现代领袖转移,须经过几代人的斗争才能实现;三是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由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向以工业为主的生活方式的转化;四是社会整合: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导致整个社会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和重新组合。概括地说,现代化的实现就是要在回应挑战、现代因素聚积的基础上,重建政治共同体和实现以经济腾飞为动力的文明结构转型。这是两个彼此相关、相互衔接的大的历史段落,又是贯穿现代化始终的基本历史主题[①]。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不同于西方许多“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它由于自身封建体制和文化的全面衰落,由于在西方霸权威胁下沦为半殖民地的事实,因而为建立现代政治共同体而斗争的革命化过程特别漫长曲折、尖锐剧烈,社会全面现代转型的步伐多次被延误、阻隔和中断,现代化高潮迟至今日才到来。但从整个20世纪看,中国毕竟已被纳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布莱克所设定和概括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历史主题在中国也有大体相似的体现。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它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必然受到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制约和推动,同时又反映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涵纳着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独特内涵。也正因如此,中国20世纪文学的独特的不可逆转的现代性特征正是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中得以呈现出来的。 我们知道,中国20世纪文学是在近百年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转折、变化的条件下,在中外文化思潮、文学思潮的空前冲撞、汇合中,在宏大的传统和外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参照系统之中形成的。中国20世纪文学将自身置于全球现代化和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这一现代化历史进程,从近代开始直到现在仍在继续。鲁迅说:“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旧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其中就包括“文艺之业”[②]。当然,正如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一样,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也有一个如何在现代与传统、外国与本土的维度上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问题,也就是有一个将现代意识、现代思维方式与民族精神、民族形式结合起来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学的现代品格问题。所以文学的现代化决不是西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决不是传统——抗拒、现代——发展的二元对立模式,文学的现代化是现代化、民族化的双向选择及传统与现代交错发展的复杂过程。在文学本身的发展上,既认定文学自身独立之价值,又不忽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同时更应具有“世界性”的人性的眼光。滥觞于近代,形成于“五四”的这种五四精神和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现代性”的转型模式,影响了几乎整个世纪。正是这种转型模式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变异、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以现代化追求为指归的现代品格特征。这种现代品格特征,从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来说,以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注重时代性、意识形态性同时又锲入民族灵魂重铸的核心,注重人格独立、人性解放、生命意识的深层揭示。从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看,以现实主义为主,又有着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发展和交织融合。在总体审美特征上,有着崇高、悲凉、焦灼、和谐等多重审美特征的并存互渗,加以文体形式上,各种文体实验、多种话语体系以及白话文作为文学语言所激活的生命力……这些特征共同铸造了中国大陆20世纪文学主流突出而又形态多样的现代化品格。台、港、澳文学既受到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影响,又有着不断深化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潮的推动,因此台港澳文学都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容纳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并有着浓郁的本土特色。它们的主导倾向鲜明又多样开放的特征正与祖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品格相一致。 近年来有一个关于中国20世纪新文学是具有“近代性”还是具有“现代性”问题的讨论。认为中国20世纪文学具有“近代性”或“前现代性”的人否定它的现代性品格,我则认为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进程相一致的具有“现代性”的文学,它有自身独特的现代品格。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注重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的独特品格。正如社会现代化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种模式一样,文学的现代化、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也不会与西方文学具有同一模式。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虽然不成熟、不充分,但不足以导致对它的否定和无视,毋宁说中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正存在于中外古今多种文学观点所形成的多维度空间的悖论和张力之中。我们看到,20世纪中国新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充满悖论和张力的“现代性”情结。例如,既要向西方大幅度开放,全盘地反传统;又痛心于西方物质文明带来的偏颇,时时强调要回归传统,不断掀起“寻根”浪潮和归朴返真运动,或注重建构现实的、历史的民族基点。既认定文学与革命化、现代化时代主题的密切关系,强调群体意识、集体精神,高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旗帜,反映救国、建国、兴国为建立和完善现代政治共同体而作的斗争,又不能忘却文学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的任务,仍时时需要发现人,揭示个体心灵的丰富和复杂。既表现与讴歌人的个性与主体性,借助悲剧、崇高、美丑以揭示理性与良知、尊严与自由、民主与法制的“现代”意识,又表现人的分裂和对人的怀疑,以悲凉、焦灼、荒诞表现生命和本能、存在和价值的“后现代”观念。既要求文学具有审美的功利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性,又追求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艺术独立品格,时时强调文学向自身回归,乃至封闭于文学的文本本体之内。既要坚持和发展作为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精英文学、严肃文学和纯文学,又要充分估计作为世俗文化、消费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和杂文学的独立价值和商品性特征。总之,西化与传统、救亡与启蒙、现代与后现代、功利与审美、雅和俗种种“现代性”情结是中国近百年中西文化冲撞、交汇中特定时空的产物,其间相互对立的文学观念、思潮既向两个极端倾斜,又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各自得到充分发展,但从它们之间的悖论和张力、纠结和交错中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新文学在文学观念、思想内涵、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以现代化追求为旨归的主要品格特征,同时又吸收与融合了前现代传统文学思潮和后现代非理性文学思潮许多合理因素而展示出主导倾向鲜明又开放多采的面貌。另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对中国20世纪新文学的现代品格作片面的理解。如认为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影响不大,因而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缺乏或者甚至否定它的现代品格。当然,中国文学现代化内涵是包涵着现代主义文学和非理性主义文学的,它们一直是贯穿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线索,这已经为现代文学研究者所公认。但不能因此否定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现代性”,因为中国20世纪文学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具有开放性特征,它们随着时代和文学本身的发展一再表现出顽强、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中,现实主义思潮,有拨乱反正时期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恢复和发展;有八九十年代以“新写实”、“新体验”、“新历史”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有90年代以来以“新社群”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还有贯穿新旧期文学始终的“高唱主旋律”,取得了明显的思想艺术成果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