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生态学导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定智,贵州民族学院教授。邮编 550025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创建

      民间文艺生态学是贵州民间文艺研究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在全国民间文艺研究的推动下提出来的。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间文艺丰富多彩。人们把贵州称之为“歌舞之乡”、“诗歌海洋”、“蜡染之乡”,实不过誉。

      五十年代以来,对贵州民间文艺不断发掘、整理、推广,使许多文学艺术明珠登上大雅之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深受人们欢迎。各民族的古歌、叙事诗、民歌、民间故事等大量作品整理出版,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侗族大歌,苗族芦笙歌舞,各民族的歌舞、蜡染、傩戏等艺术,应邀赴全国各地和世界许多国家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民族民间艺术节引来了大量中外游人观尝。十多年来,有组织地开展民间文艺普查,陆续编辑出版民间文艺“十套集成”(音乐器乐曲、民歌曲、曲艺、曲艺音乐、戏曲、戏曲音乐、舞蹈、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谚语等十套集成)。贵州民间文学资料已出版近200种,现又编辑出版“贵州民学选粹丛书”(10部),荟萃民间文学精品。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民间文艺的理论研究也取得重大成就。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的文学史已先后出版或即将出版,还出版许多民间文艺专著和集子。贵州和全国一样,过去研究主要是“史”和“论”,侧重文艺本体研究。后来,研究范围有所扩展,即把文艺放在整个文艺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杨昌国的《苗族舞蹈与巫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90年出版)就是对舞蹈进行文化社会学的考察。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撰文倡导“民间文学要进行描写研究”,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锡诚研究员也主张“民间艺术要进行整体研究”,这对我国民间文艺研究产生积极影响。贵州民间文艺界于1986年11月召开“神话与史诗学术讨论会”,就把神话和史诗放在民族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探讨。(见潘定智、李建国《神话、史诗与民族文化》,《贵州民族学院学报》87.2.)这接近于文艺社会学研究。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把艺术发展及其本质归之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揭示艺术兴衰的社会根源,指出阶级斗争、时代风尚、社会心理、艺术情趣对文艺的影响,后来发展成“艺术社会学”,佛里采《艺术社会学》一书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艺术社会学侧重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民间文艺除了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外,它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从生态学观点看,艺术是成活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民间文艺生态研究既与文艺社会学有所交叉,又有区别。于是,笔者发表《民间文学生态简论》(《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论民间文艺生态系统》(《民间文学论坛》90年第3期)等系列论文,倡导“民间文艺生态学”,初步阐述了民间文艺生态学基本理论,受到许多专家学者肯定支持。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撰文指出,“潘定智同志和贵州许多同志正在努力建设民间文艺生态学,这是具有开拓性的专业,有很高学术价值。”广西师范学院过伟教授撰文《民间文艺生态学是民间文艺学的新发展》,支持和丰富了这一学科理论。北京师范大学陈子艾教授撰文指出,“我国苗族学者潘定智将生态学的层次观、整体观、系统学说、协调进化等基本理论与野外考察、定位考察等方法灵活融合运用于民间文艺研究领域,倡导进行‘民间文艺生态学’的研究,取得可喜成绩”。杨正伟《论民间文艺生态学》(《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沈廷志《试论民间文学生态学的理论构建》(《苗侗文坛》90年2期都阐述了民间文艺生态学基础理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编的《苗岭风谣》总第七期系“民间文艺生态学专号”,刊登10余篇论文,讨论了贵州民间文艺生态。曲六一、庹修明等运用民间文艺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傩戏及其生态,全国许多刊物也发表了文艺与环境关系(生态研究)的论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舞蹈生态学导论》(资华筠等著,1991年出版),这些,都为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建设添砖加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在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呼唤学科理论专著,以阐述学科理论和方法,本文仅作专著的导论。

      民间文艺生态学是研究民间文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以揭示民间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借鉴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艺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理论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现在拟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民间文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民间文艺的环境适应

      民间文艺的产生和兴衰,是环境适应的结果。生物有机体的兴衰与环境适应有关。生物有机体与环境、生物种群之间相互适应,才能促进生物有机体的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文艺这一有机体的兴衰,它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实现,也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有紧密关系。生物有机体通过“自然选择”(“天择”)来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间文艺,要通过“人择”来适应环境,它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更重要的要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而且,文艺内部各门类也要相互适应。原始艺术诗歌舞结合,混融不分,具多功能性,以实用功能为主,尚未形成独立的门类,这是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原始艺术是当时人们生活其间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思想、信仰、习俗等所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古歌),只有在民族形成初期、民族意识觉醒时为适应环境而产生。贵州山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生态环境,使贵州民间文艺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苗族的芦笙歌舞源远流长,黔东南苗族和黔西北苗族的生态环境同中有异,为适应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芦笙歌舞也有所不同。黔东南苗族很早迁入这一地区,聚族而居,生活稳定(明清后才被迫反抗),因而芦笙歌舞多为欢乐、热烈、稳健。黔西北苗族迁入后,分散居住高寒山区,并沦为奴隶,为适应这种环境,他们进行更为艰苦的斗争(与自然的社会的恶势力斗争),于是,他们的芦笙歌舞长于机巧,笙声低沉,如泣如诉,有一定压抑感,舞蹈动作灵巧,并加入杂技表演,表现出艰苦斗争中机敏坚韧的性格,享誉中外的“滚山珠”芦笙歌舞就是典型代表。

      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这是与小农业自然经济宗法制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现当代,在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民间文艺与环境又要重新适应。适应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文艺本身要改进、创新、发展,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消亡;二是利用、改造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文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影视的普及,各种外来的艺术的传入,使民间文艺受到冲击和挑战。传统民间文艺,有的与当代的环境不相适应而逐渐消失,如古歌不再口耳相传了,而只记于典籍;有的在演变,如民间故事由口耳相传变为书面创作与口耳相传相辅相成,民间歌舞由群众自娱变为自娱和娱人结合,群众与专业结合的形式;各种艺术都要求创新发展,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当前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外来文化和经济大潮冲击,许多民间艺术在衰退,其中,落后的被淘汰,这合乎规律,但优秀的也在衰退,就令人担忧。许多艺术为文化人和“老外”所喜爱,而在民间却受到冷遇,农村许多青年一直在接受学校教育,便认为外来的总比自己的好。优秀的民间文艺需要弘扬,或加以保护,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那样保护优秀传统文艺,要从政策、组织、制度、领导、经费、舆论导向等方面优化民间文艺的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