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文放,扬州师院中文系教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文学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依赖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相对自律;二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相融相济。但是在当代市场权力和技术理性主宰下这两大因素正在被消解,形成以割裂艺术、弃绝所指为特征的反艺术反形式的当代艺术,艺术的发展更新之路在于守住自己的本性。

      自由在本质上是否定性的,人类所拥有的最高自由,就是敢于说一声“不”。然而在市场权力和技术理性主宰的现代社会中,艺术被剥夺了说“不”的权利,在诸多外力的重压之下,艺术的本性被严重扭曲,艺术已经丧失了自由。

      一、否定:艺术的超越本性

      尼采说过:“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①a],这是说出了部分真理的。对于实际生活来说,艺术既是一种肯定性的存在,又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实际生活总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使得艺术的出现成为必要,艺术是以完美而不失个性的方式来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对立的存在,它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对于实际生活的否定。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即艺术既来自实际生活……。一种疏远性、异在性和对抗性,而这一切恰恰表明了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

      艺术的这种超越本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艺术形式的力量。艺术形式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崭新经验,使人有可能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去把握现实,进而对于实际生活采取一种疏远、异在和对立的姿态。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是相对自律的,它以声音、色彩、线条、形体、语言的特殊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构成了新的维度,一种不同于实际生活之维的审美之维,使得艺术对实际生活相互疏离,相互异在,并形成了某种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艺术正是借助形式,才超越了现存的现实,才成为在现存现实中,与现存现实作对的作品。这种超越的成分内在于艺术中,它处于艺术本身的维度上。艺术通过重建经验的对象,即通过重构语词、音调、意象而改变经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疑地,艺术的‘语言’必须传达真理,传达出并不属于日常语言和日常经验的客观性。”[②a]

      然而强调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并不意味着艺术内容在这里就是毫无意义的,在艺术中形式与内容本来就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没有内容,不成其为形式,没有形式,也不成其为内容。尽管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是在考察艺术的自由、考察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时仍然不能不回到这个问题。一方面,在艺术中内容被形式所规定、所整合,形式往往要求内容适应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并为此而作出相应的变更,从而使得艺术内容能够超越于实际生活之上,而不至于与实际生活之间失去界限,趋从于实际生活中的功利需要、得失考虑和利害算计。另一方面,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色彩、线条、形体、语言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而构成与实际生活之维相互疏离、相互异在的审美之维,这也是需要得到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支撑的,在艺术中种种形式因素必须依靠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的凝聚和组织,才能真正成为充实有力的东西,否则它只是一个抽象而虚幻的维度,只能保持一种空洞贫乏的自律。罗兰·巴特指出:“任何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不论在怎样的文学形式中,总有情调、气质的一般选择,而作家正是在从事选择时,他的个性才十分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①b]然而这样一来,也就进入艺术内容的范畴了。

      由此可见,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的铸成,取决于两方面因素,或者说有两大原则,一是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相对自律,二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相融相济。

      二、变异:当代艺术形式的命运

      然而,如今这两大原则正在被消解被抛弃,从而艺术正在放弃自身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而发生深刻的变异。

      如今艺术形式在市场权力、技术统治和工具理性的强大压力之下正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身的自律性、否定性和对抗性,而表现出对于商品化逻辑和技术的工具逻辑的屈从和妥协。一方面,如今艺术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于它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流通,听任市场来决定它的命运,于是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必须按照供求产销的市场规则来进行,必须遵从效益原则,与经济收益密切挂钩,力图获取最大的利润,而艺术的超越本性却被置之脑后。今天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却常常不具艺术探索和创新的意味,只是考虑如何趋从市场需求和流行趣味,只要其中某一种形式在艺术市场上取得成功,便会风靡一时,效颦者蜂起,引起轰动效应,从而成为一种流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艺术生产的科技含量急剧增长,其运作过程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变,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成为显著特点,这无疑对艺术生产起到有力的刺激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那就是作为手段和载体的科技力量,一旦以其工具逻辑入主艺术活动,势必导致艺术自身逻辑的消解和失落,使得艺术形式放弃了对于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的追求而走向了标准化、格式化、程序化。总之,在商品化的逻辑和技术的工具逻辑的夹击之下,艺术形式正在从与艺术内容的天然联系中逃亡,逾越艺术的栅栏而投靠市场需要和流行趣味,于是作品的策划、创意、包装、样式、技巧、手法与它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而挣脱了艺术内容制约的艺术形式则趋于不加节制的恶性膨胀。

      艺术形式的这种变异也是当代哲学反本质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反本质主义力图推翻传统的二分世界观,否定以往关于表层与深层、边缘与中心、实在与真理、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能指与所指之类二元化的区分,拒绝那种将其中一端(深层、中心、真理、价值、目的、所指等)认定为比另一端(表层、边缘、实在、事实、手段、能指等)更为本质、更为根本的做法,而主张将所有人为划定的鸿沟全部填平,将所有先验设置的屏障全部推倒,根本就没有什么比其他东西更加深奥、更加隐秘的东西,一切都可以在同一个层面上扯平、展开,这就是表浅的、实在的、具体的层面,因此不再有超越于人们所能直接接触到、感受到、对人有用的终极性的东西。一切都是现象,一切都是外在,一切都是事实。总之,正如罗蒂所指出,以往的哲学致力于谋求一种在人类的现存条件与某种超越这种条件的东西之间的对立,而反本质主义哲学则旨在“放弃对这样一种超越的希望”。[①c]这里也包括对于内容与形式的态度:根本就不存在比形式更加高深的内容,一切都是形式,艺术就是被感知,就是可以被人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东西,就是让人一目了然、令人轻松愉快的形式。以德里达、保罗·德·曼等人为代表的“耶鲁学派”标举解构主义,明确拒斥“内容—形式”的二元对立论,指出艺术就是以文本形式的某些偶然特征背叛和颠覆历来被视为艺术的本质内容的东西。保罗·德·曼在应别人要求对“解构”一说作出界定时说:“在文本内,借助于文本中的成分(这种成分通常恰恰就是把修辞的成分暴露于语法成分的结构),就可以测定一个问题,并取消文本内作出的断定。”[②c]因此在解构主义看来,在艺术中没有什么东西存在于文本之外,任何意识都只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只是一种通俗的、浅显易懂的语言。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反本质主义哲学在根本上恰恰是与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所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是相通的:取消对于真理、起源、中心和终极价值的信念,恰恰能够为关心当下、关心此在的实用功利态度开辟道路。而这一点正是导致今天艺术形式发生变异的深层动因。它为艺术形式挣脱与艺术内容的天然联系、屈从于既存现实的实际需要,进而放弃对于既存现实的超越本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