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8)10-0035-13 一、引言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一方面可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有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供给。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走高,以及转移支付体系的日渐完善,为教育事业的财政性经费支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公共教育财政以“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为抓手①,逐渐成为宏观财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12年首次达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但是,近年来宏观经济略显疲弱,财政收入的增速也随之放缓,在这个背景下就要求各个领域转变投入和投资方式。对教育而言,既要“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1],又要“优化存量,做优增量”[2],同时,为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②,中央在一些项目上也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投入划定了投资上限[3]。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新《民促法》)的出台,民办教育被定位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于是,依靠民办教育来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以及拉动更多的教育总经费成为现实需要。由于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拉动程度可能存在差异性,可以依次考察在哪一级教育中需要更多的公共财政保障,需要更加完善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而哪一级教育中则可以更加市场化,为完善教育经费的统筹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在本文中,主要将通过实证分析论证四个问题:(1)民办教育是否真的起到了扩充教育总经费的目标?(2)民办教育是否可以刺激国家的公共财政投入?(3)各级各类教育中,哪一层级的教育可以通过更多的民办教育来拉动更多的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投入?(4)哪一层级的教育可以通过更多的民办教育来拉动更多的教育总经费的增长? 以上四个问题可以概括为,假如民办教育可以拉动国家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也可以拉动教育的经费总量,那么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是有利于财政性经费和总经费的共同提高的。此外,若是在不同层级的教育类型之间存在财政经费和总经费拉动效应的差异,就说明,依靠民办教育可以拉动越多教育经费的教育类型或层级,政府可以愈加以分权化的方式增加教育总供给。而对于那些依靠民办教育拉动的经费较少的教育类型或层级,则需要强化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以此从民办教育的角度来完善和指导现有的教育财政经费的省级统筹机制。 二、文献综述和教育经费省级统筹的演变 (一)民办教育与教育财政关系的研究综述 已有文献中,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分别是教育财政投入对居民偏好的影响、中央投入对地方的影响以及对民间投入的影响,但是鲜有民办教育对于教育公共财政经费和教育总经费是否存在拉动效应的相关研究。 首先,公共财政对公共品的投入对居民投入产生了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 在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上做出开创性贡献的是Bailey的研究。Bailey建构的消费函数分析了居民消费与政府支出之间的互补性和替代性。[5]Barro则发展了李嘉图等人的居民消费的分析结论,这是在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得来的。[6]此后,国外的研究者们对这两个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例如,Karras[7]和Schclarek[8]提出了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现的是互补性的结果。国内得出类似结果的是刘溶沧和马拴友[9]、胡书东[10]等。另外,也有研究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消费可以产生拉动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更为明显[11]。有的学者则认为财政投入中的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另外,也有研究分析了包括医疗、住房、社保和教育在内的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13],但作用并不明显[14]。呈现替代性的结论也有不少,例如Aschauer[15]和Ho[16]等。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是挤入的,而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则呈现的是挤出[17]。 在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研究表明财政性教育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储蓄率存在正向影响,且对农村居民更为明显[18];在分地区的实证研究中,有研究表明在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绝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在东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中,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19];而真正触及财政投入与居民教育投入之间的实证研究还较少,陈平路[20]等得到了对城镇居民的教育投入影响不显著、对农村居民影响显著的结论,同时,义务教育经费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具有挤出效应,以中西部最为明显;而政府的高中教育经费对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 其次,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对地方的教育投入是否会产生挤出效应? 国内的研究中,聚焦于教育领域内政府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挤出效应,得到的绝大部分是肯定的答案。产生这个政策结果的原因在于县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缺乏积极性,以及专项的分配不合理[21];义务教育投入“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努力程度不够和出现腐败行为等[22];甚至有研究发现,由于激励不足,县级财政获得转移支付增加的同时,教育经费支出占比反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