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散文类别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云惟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概说

      白话文章一直都没有成系统的分类。在新文学运动以前,白话文不受重视,没人理会分类的事;可是,在新文学运动以后,白话文亟受重视了,也还是如此。

      自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来,古文分类,系统分明。稍缓的《昭明文选》,依照文章的类别来选文。虽然其类别和刘勰的不甚一致,但是,系统大致相同,都很严明。这以后,凡讲古文分类,大都不出这个系统。一直到了清代,桐城派的掌门人姚鼐编《古文辞类纂》的时候,才另行分类。就像韵书中的韵类分合一样,开始的时候繁,越到后来越简。古文分类到了姚鼐手中,也简化了。他重新归并,把《文心雕龙》的三十五类,《昭明文选》的二十九类,大大简化,合为十三类。其大类虽然只有十三个,可是每一类之下所收文章,尚可细分若干小类;类别和前人所分的大同小异,而系统更加分明。这以后,古文的分类便没有什么变化了。

      姚鼐的分类只着眼于文,不论诗。这是和《文心雕龙》及《文选》不同的地方。现在把这三家的分类列表如下,以见其异同。

      《文心雕龙》 《昭明文选》 《古文辞类纂》

       骚 ——辞赋

       诗 诗 ——

       乐府 (诗)——

       赋 赋 辞赋

       颂 颂 颂赞

       赞 赞、史述赞 颂赞

       祝 祭文哀祭

       盟 祭文哀祭

       铭 铭 箴铭

       箴 箴 箴铭

       诔 诔 哀祭

       碑 碑文、墓志 碑志

       哀 哀 哀祭

       吊文哀祭

       杂文七、对问

       设论、连珠 ——

       谐 ————

       隐 ————

       史 ————

       传 行状传状

       诸子————

       论 论、史论、序论辩

       说 论、史论、序论辩

       诏 诏、册、令 诏令

       策 教、文 诏令

       檄 檄 ——

       移 移 ——

       封禅符命——

       章 表 奏议

       表 表 奏议

       奏 上书、弹事 奏议

       启 启 ——

       议 ——奏议

       对 ————

       书 书 书说

       记 笺、奏记、行状 奏议

       ————序跋

       ————赠序

       ————杂记

      凡事分类,都得有个标准。其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有别。文章分类时,也自然得有个标准,但是,这标准很不易定。

      《文心》和《文选》的分类都兼及诗文。其中诗类,《文心》分‘诗’和‘乐府’两大类,是依形制和来源不同来分的。《文选》则细分若干小类。

      至于文类,则依其性质和功用来分。名目都出于习惯。虽然刘勰在采用这些名目时都已经过了一番归类,但也还是名目繁多。性质相近的文体,因名目各异,也都自然各成一类了。直到姚鼐的时候,才加以归并,成十三个大类,类目也清楚多了。

      大抵古文分类,都依据习惯的名目,而这些名目则多是依据文章的性质和功用来定的。古人作文,往往先有目的。所以,文章的性质和功用都很明显,定名也比较容易。而且,各类文章都有固定的形制,易于区分,后人分类时,自不能不顾及,便自然各依其名目以为类目了。

      白话文的情形大不相同。自新文学运动推翻古文之后,古文的种种形制都给打破了。这些习惯的名目也就没有了用场,而白话文的分类反而不容易了。

      可是,新文学运动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作品无数,分类也是件该做的事了。近日因为编《白话文选》的缘故,自然而然的考虑到分类的事上来。于是,便仿效古文分类的做法,试拟出个系统来,以便于应用。本文便是在于阐明这个白话文的类别系统。

      二、小品散文的类别

      通常老师教学生作文时,都依内容把文章分为以下五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抒情文等。

      这在教学时颇为方便,而按内容来分类也很简便,但在编文选时便不一定合用,因为太过笼统了。所以,除了内容之外,还和兼及形制和性质才好。

      研究白话文学的人,偶尔也触及分类的事。然而,即有分类,也往往不够精细,系统不明。例如苏雪林在《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书中分小品文为以下九类:

      我们若勉强把十年以来的小品文,分个门类,即有如下的情形:第一,为思想表现类;第二,为讽刺类;第三,为幽默类;第四,为美文类;第五,为游记类;第六,为哲学幽默混合类;第七,为日记类;第八,为书翰类;第九,为传记类;

      其中,第一和第六类分不清;第三和第六类也分不清;第二和第三两类是就写作手法来分的;第四类则嫌笼统些,与其他各类也难于分清楚。像这样的分类便不很理想了。

      就这个分类也可见要采用单一的标准是很不容易的,往往得兼顾形制、性质、功用而后可。

      另一个问题也需要在这里讨论一下。上述类别是就“小品文”来拟定的。“小品文”这名堂,源于佛经。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文学》篇下云:

      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

      刘孝标注云:

      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到了明代,则转用来指篇幅较小的文章,如王思任的文集便叫《文饭小品》,其中收各类文体,文之外,也有诗,陈眉公的《晚香堂小品》也是如此。后来则沿用而有小品文这通名。这类文章多写身边琐事,篇幅短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