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作者,男,63岁,研究员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现在宣布开幕。

      我代表三个主办单位,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些年来,在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呼声中,当代文艺理论形态一直在酝酿着更新。不少人对现有的文艺理论表示不满,有的甚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十多年来,西方近百年来的文艺思潮、流派不断介绍到我国,更新了我们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特别是70年代末开始的西方文论的转向,更使我们了解到西方文论发展的大趋势,清醒了不少人的头脑。原来有的人曾大声疾呼,力图把西方理论模式用来改变我们理论的形式,或代替我们原有的理论,使文艺理论再来一次西化,但这并不成功。倒是在中西文论初步融会的基础上,不少同行写出了很多富有首创精神的著作。这是十分有益的,也是这一阶段里的不断求新的表现。然而大家对此也并不满足,因为从总体上看,它们还只是我国现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初步交融,它们还缺乏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文化特色。它们在理论发明上多有创见,但尚未自立门户,至今未为那些尚未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外国学者所注意。所以在当今世界上还听不到我国当代文论的声音。

      在当今建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文化的背景上,在经过近十年来文艺理论自身的反思之后,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设想又被提了出来。这一设想实际上在60年代初就已出现了,但是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实现。什么原因?这主要是长期以来,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狭隘功利主义指导思想,与长期对我国古代文论所持的文化虚无主义立场所致。说要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但一碰古代文化遗产,就预先把它视为封建文化糟粕而予以否定了。一旦理论中的功利主义简单化倾向得到初步的清算,古代文论的研究就大放异彩。80、90年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代。有关我国的各种美学思想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诗学论著纷纷问世,它们显示了我国古代文论不同于西方文论的思维特征,在范畴、体系上的东方精神。正是在这一基础上,90年代初,我国一些学者感受到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建设的内在要求,看到了要建立这种当代文论,必须反对各种虚无主义和盲目西化的思想。一,要大力整理与继承古代文论遗产,使其自成理论形态,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独创性的古代文论体系。二,要站在当代社会、历史的高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使我国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论,有机地而不是作为寻章摘句的点缀,既是形而上地也是形而下地融入当代文论之中,也即吸取其思维内在特性,选择其合理的范畴、观念乃至体系,并在融合外国文论的基础上,激活当代文论,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这些理论与当代我国和世界文学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结合起来,无疑就会产生多种新的文艺理论观念,建立多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系统。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论中改变“失语症”的地位,才能使我国文论自立于世界文论之林。

      我们这个会议,正是来探讨我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我们请了从事当代文论研究的学者,也特意请了专事古代文论研究的专家。大家聚会一起,相互对话,共同切磋,达到互有丰富,一起来开拓真正的文学新思维。鉴别、综合、创新将是我们的主导思想。预计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探索期、创造期。预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成果,使古代文论获得创造性的转化,同时使当代文论的面貌大为改观。如果说,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我国更新文艺理论的第一阶段,它以大力介绍、吸收西方文论观念为特点,深入探讨我国古代文论范畴,整理、建构古代文论体系为特点,那么90年代中期开始,将是进一步探索、普及、宏扬我国古代文论的新时期,融合多种文论传统的新时期,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的新时期,形成我国文论发生革命转折的新时期。我国新的文论建设,将会记住我们这次会议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出席大会的同行,向陕西师大为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深切的谢意,感谢他们为我们会议的顺利进行和代表们的生活,提供了种种方便。

      祝各位领导、同行诸事如意,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