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范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初熹(1953-),女,江苏吴江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学与艺术教育哲学研究(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近期,跨学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范式在艺术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积极运用,打开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引发了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艺术教育评价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从单学科研究到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三是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的范式转换。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诸如过于偏重文献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等问题,因此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今后,我国艺术教育研究不仅要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分析与提炼,同时要确立清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积极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艺术教育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推动艺术教育的新发展。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字号:

      一、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现状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以下简称“艺术教育研究”)立足本土,持续深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艺术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研究,还是艺术教育研究范畴与方法等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艺术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视角转换。源于我国以史为鉴的学术传统,研究者们注重从史学角度对艺术教育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针指引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多元文化、文化多样性的倡导下,近年来,研究者们聚焦于立足本土文化的艺术教育理论建构,从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探寻其目标与价值体系、发展规律及其路径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次,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研究深入推进。21世纪初期,伴随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艺术课程(特指美术课程、音乐课程,下同)与教学改革的研究集中于课程建构、国外经验借鉴、教学模式创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随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者们的视角从宏观到微观,转向探究艺术课程核心价值的研究,将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放置在时代发展与未来人才需求的背景下,探明符合我国艺术课程深度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面对艺术教育现场主要问题的对策研究体现了研究者们的集体思考,既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教学本体问题的研究,也有聚焦于教师专业发展等影响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因素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最后,从研究范畴与方法来看,以往艺术教育研究以聚焦于学科内部的单向研究为主,近年来,跨学科、融入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数量增加,研究范畴有所拓展,研究质量有所提高。①

      但是,与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相比较,我国的艺术教育研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缺乏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首先,从研究课题上看,国际艺术教育研究在哲学层面,特别是在与21世纪技能相连接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国际艺术教育的实证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研究者运用可行且有效的多元化研究工具开展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而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工具比较匮乏。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研究领域面临如何开展原创性研究、如何拓展与深化研究、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等一系列问题,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范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研究范式转型

      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首次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库恩进一步指出: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范式,这些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它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完善、发展,最终可能退出。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新的信念、规则和技术会取代原有的信念、规则和技术,新范式会出现,并完善、扩充或者代替旧的范式,这就是科学发展进程中的科学革命。②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研究群体对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框架的共同认识。将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与变化的观点运用于教育研究,即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范式,这些范式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教育研究随之变化。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幅度地拓展了教育研究的视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证研究范式正在形成,出现了新的研究范式,并完善、扩充或者代替旧的范式,这就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范式的转型。

      三、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拓展与范式转型

      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拓展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引发了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教育评价研究,实现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融入神经科学的艺术教育研究,实现从单学科研究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转换;三是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实现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的范式转换。

      (一)艺术教育评价研究范式的转换

      以往,很多人认为艺术是关于自由和个人创造力的学科,对它的评价倾向于主观反应,因此对学生艺术学习难以开展评价。如今,艺术不仅被视为创造性表达的载体,同时被视为一种发展观察、传播、解释和理解文化多样性技能的学科,通过制订标准与开发工具是可以对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评价的,这已达成共识。但艺术教育仍然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即寻找能够评价儿童与青少年艺术学习成效的方法,以提供有关艺术教育独特功能与影响力的令人信服的信息。近年来,各国艺术教育研究者聚焦于评估学生艺术素养(arts literacy)的研究,并进行了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性研究的范式转换,以证明艺术教育究竟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慧并使他们获得与年龄相应的艺术素养的,由此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艺术课程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