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批评潮流的兴起原因及当代启示

作 者:
安静 

作者简介:
安静,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学界出现了科学主义批评的热潮,特别是以1985年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年”为突出代表。它的兴起原因首先与科学这一概念从事实描述变为价值判断有关;其次,80年代的科学主义成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再次,作为文学批评的科学主义,也是中国文学界的自主选择。科学主义批评潮流以人文学科的本体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文艺美学的独立性为最终的审美归宿,所有这些要素都使得这一段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梳理这段批评潮流兴起的历史背景,考察其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和启示,对于今天的中国文学批评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07 期

字号:

       科学主义是指“人们崇奉、信仰科学的观念与方法,在趋于极致之际,多会产生科学万能的信念,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均在科学的掌控范围”。①如果我们梳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科学主义文学批评潮流持续的时间几乎是非常的短暂,但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这种文学批评潮流却起到了扭转时代风气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个话题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在“科学的春天”的呼唤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学界出现了科学主义批评的热潮,特别是以1985年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年”为突出代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一般将这一时期的方法概括为“老三论”和“新三论”:“老三论”包括系统论批评、控制论批评和信息论批评;“新三论”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文学批评研究中的运用。文学批评界对新的方法的探索相对集中于1985年前后,因此也被称为“八五新方法”。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由于其短暂的发展进程,过于积极求新的学术风气,这一段历史容易被批评家一笔带过。然而,科学主义批评潮流以“80年代”这个独特的历史阶段为语境,以“方法论”这个永恒性的哲学命题为主题词,以人文学科的本体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文艺美学的独立性为最终的审美归宿,使这一段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梳理这段批评潮流兴起的历史背景,考察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和启示,对于今天中国文学批评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描述到判断:从科学到科学主义

       既然是科学主义的批评潮流,首先要明确“科学”的含义,②以及它是如何从一种状态的描述概念上升为一种价值判断的,也就是说如何从科学上升为科学主义的。从词源上来说,“科学”对应的英文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scientia,原来的意思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从古代到中世纪,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是共生在一起的,其动词sciō即“知道”,相当于英语的to know,在古希腊人那里就是“认识”(episteme)。德语中的Wissenschaft来自动词wissen,同样意为“知道”,也与“知识”相关;法语的science和德语的Wissenschaft含义较为宽泛,不仅指自然的知识,还包括关于社会的各门知识以及哲学。因此,在科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健全的知识体系之前,它一直被称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按照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传统,自然哲学一直被划定在人文的范畴内。只有到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之后,追求清晰化的倾向在学科建制中产生影响,形成了一个个分门别类的学科,自然科学取代宗教成为思想生活的中心,而哲学成为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康德的研究为哲学奠定了基本的范式;美学也经过漫长的酝酿,在康德的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中最终建立起来。③“科学”一词在此时具有了一个特别的含义,即指建立在数学与实验基础上的、对于自然和社会进行专门研究的含义,而这也是一个较为晚近的概念。

       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科学家的兴趣逐渐从哲学转向了实在的事物,从而出现了科学与哲学真正的分离。1876年英国出版季刊《心灵》(Mind),此后不久,成立了亚里士多德学会,哲学教师在学会会议上宣读并讨论许多文章,以后便在学会的年报上发表这些文章。穆勒、赫胥黎和史蒂芬曾在《评论》上发表哲学论文,而布拉德雷、摩尔和罗素则在哲学家的专业机构或者哲学家的都市论坛的会报上发表论著。这种通过同行专家的批评来提出问题和进行辩论的新的专业实践,导致对哲学方法的关注日益增长,也导致对追求推论严格性的热情日益增长。雄辩的口才并不能使持反对意见的专家折服,而说教和训导也不能使专业研究人员心悦诚服,对任何一种大的“主义”的反对或支持,光靠一纸论文或者讨论文章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超验的用语已经不适用,而逻辑理论和科学方法的术语在哲学家们的谈论中不断得到增强。

       到了20世纪中期,原本与宗教、哲学同宗同属的科学地位上升,与宗教、哲学分庭抗礼。40年代,作为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的贝兰特·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哲学: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④

       继19世纪的科学哲学兴起,并对思辨哲学提出了质疑,20世纪的科学研究全面渗透到哲学的研究之中;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自然也体现了同样的趋势。19世纪的丹纳运用种族、环境和时代公式来对文学和艺术的历史进行研究,克洛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启发了左拉的实验小说思想和自然主义文学观。20世纪的文艺理论也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科学主义的文论相对于人文主义文论,更多体现出冷静客观的文本分析方法与严肃的科学态度,例如俄国形式主义及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深刻影响,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派文论则受益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可以说,在20世纪,随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全面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科学最终从一种描述性的概念上升为一种价值的判断,从形而下的方法走上了形而上的“主义”,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领域产生科学主义潮流的一个时代大背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