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5-0091-07 如果我们把文学研究看成是一个知识增长或者知识累积的过程,那么,在这种知识生产中,本身也需要有知识作为其基础。即关于文学的知识,是在知识的总体架构中的,既有的包括非文学方面的知识也要参与到文学的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文学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其他方面的知识在文学领域的登陆。这种有关的知识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那里会有差异,譬如在中国古代时期儒学体系的文学观念中,伦理学的要求占有很大比重;而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文艺观中,则是宗教思想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作为知识的交叉点,文学知识本身就有一个交点问题需要关注;而在今天知识的相互渗透、学科交错的总体趋势下,这种交点的问题就更有关注的必要了。它既是我们研讨文学知识的结构状况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理解文学知识的构成状况的基点。以下就从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研讨。 一、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交点 文学研究在近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知识分工之后的一个专门领域。这种领域的形成是学科工作得以开展的一个体制化的保证,同时它也就是知识的一定程度的分裂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学科化的体制,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实际上走得两条不同的路线,人文学科关注的人的心灵的需求,而自然科学则关注的不由人的主观左右的自然。这里就有两种学科类别的区别,即“在科学传统中,伟大人物是受人敬仰的纪念碑,但是,一旦他们著作中的精华被摄取和吸收,它们就不再被人们所阅读。而伟大哲学家的著作始终保持其知识的有效性,他们一再成为新一代哲学家哲学反思的出发点。”①人文学科似乎有不被证伪的特点,学说的新旧演替不是正误的取代那么简单。 按照道理来说,文学的知识就应该算成典型的人文知识,可是实际的情况也并不尽然。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在于,在文学的知识中,有些只是属于“硬件”,譬如关于韵文要求的押韵合辙的规定,那么只要落实到一个词的发音问题,这就是一个实证的可以考证的事情,所涉及到的理由就是几乎可以用声学仪器来检验的事实,言之为人文知识,其实是不懂得这种在古代算作人文知识的研讨对象,在今天可以被数据化方式处理的情况下,就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在文学的知识中,还有一些知识譬如在孔子《论语》中指出的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说法,这种观点与其说是对诗歌的属性的归纳,还不如说是对于诗歌写作和表达的要求,那么这种要求又是和孔子的整个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它更多地属于社会科学,即有着实用目的的学科,而狭义的人文学科则是关注的心灵自身,可以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在一般划分为人文学科的部门中,文、史、哲以及宗教和艺术算是代表性的学科,在这一大类的学科中,文学研究和历史、哲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当然是一个事实,不过在这种事实层面下就可能遮蔽了另外的也是事实的方面。譬如文学可以成为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法律实施等内容的窗口,而经济、法律等带有实用性质的学科,虽然也是广义的文科,不过它就属于“社会科学”,而文、史、哲等关注精神领域,没有多少社会的实用性的学科才是“人文科学”。但是文学是不是就只能充当社会的象牙塔,而不能直接与社会民生挂钩?其实从现代社会中文学艺术的产业化也可以看出,文学的作用可以是多方面的。它甚至就可以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生产力。 譬如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就有对于诸葛亮故里的竞争,这种竞争背后带动相关的旅游业,所以引来各自的关心GDP的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果把这种争论看成是一种学术问题、文学问题(《三国演义》吸引了眼球),那就是把皮毛看成了实质,真正有意义的是利益分割的竞争!谁是诸葛亮的故里谁就可以掌握一套旅游资源,而且也就可以通过旅游资源的占有而获得相关经济收益。在这里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利益原则所挤压,也许当事人并没有刻意造假,不过就是在他们面对不同的事实的轮廓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对他们有利的说法作为结论性意见。福科就这种学科研究中的倾向性指出“如果把科学仅仅看作一系列程序,通过这些程序可以对命题进行证伪,指明谬误,揭穿神话的真相,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同样也施行权力,这种权力迫使你说某些话。科学之被制度化为权力,是通过大学制度,通过实验室、科学试验这类抑制性的设施。”②福科是从体制化角度对知识问题作的剖析,那么当这种体制化本身就可能造成知识的扭曲的情况下,掺合了利益纷争的学理问题也就会有一些“杂音”。 其实知识的这种并不公允的状况不是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认识行为的选择问题。这里可以参照一个事实,都市里的妇女们往往会说买杂货是“买东西”(doing the shopping)(与干家务类似),而买衣服是“去购物”(going shopping)(与愉快地“去外面”相似)。③这里的差别在于,买衣服属于自己的身体外观相关的,而身体外观在这里成为女性的身份认同的一个具体的落实之处。她想象自己是什么样子,她就把自己穿成那种样子,她把自己穿成那个样子,她就认为自己是那样一种身份或者地位。因此男性需要在生活中苦苦拼搏得来的那个职业意义上或者经济条件上的地位,女性感到只需要在购物中就可以达成。“事实”是通过“想象”来达成的。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商品消费过程所消费的主要不是那种商品,而是商品文化,主要不是商品文化,而是整个社会文化通过商品消费形式来达成的定位!这就是现代消费文化所带来的文化模式。妇女们对于“买东西”和“去购物”的不同说法,看起来是一个在商品买卖行为角度没有意义的区分,可是在对于这些妇女的实际生活来说,这种区分是有必要的,对于相当一部分妇女来说,她们生活的幸福感不在于她的家庭有多少可以通兌的财富,而是在于她拥有多少自己满意的衣物和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