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文化自信看公共艺术教育维度 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提升公民文化自信的标志和途径是否仅仅是传承本民族的古典传统艺术?这一理解实在过于狭窄和简单。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发生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剧场和影院等)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旨在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刘海粟认为:“盖吾人夙具审美之本能,一方面发挥艺术创造之天才,他方面以审美深入吾人生活之中,使吾人浸淫于美的环境。而后内以求心灵之类,外以求风俗习惯之美,庶已各自尊重生活之职能,竞向完成人性之努力。但欲成全此种愿望者,有赖乎民众之艺术教养,故国家美术展览会之举办,实为当务之急也。环顾世界各国,有国家美术展览会,有团体或个人之美术展览会,政府奖励于前,国民奋兴于后,审美教育之宣化疾如风电,非无因也。近者国人虽知艺术之重要,而其重要之所以然犹属茫然,故而作者故步自封,鉴者认识浅薄,看朱成碧,此审美教育上之大缺陷也。欲救此弊,应努力提高民众之艺术教养,而提高民众之艺术教养,莫善于大规模之美术展览会,是则全国美术展览会之举办不容或缓矣。”①他直截了当地认为举办美术展览会的功能在于“提高民众之艺术教养”。而林风眠则认为其功能更高:“各种教育的目的都不过要把人们养成一种良善的品性……找一个不受经济限制,不受时间约束,不必识字亦可以得到知识,直接影响于良善的品性的教育方法,除却美术馆而外还有什么东西呢?因为美术以美的形式、不假任何说明,给知识予人们的;虽不能说美即是善,却可以说凡是美的都是善的,且美术是以感情为手段的,故较他种方法为直接于人心。这是美术馆在社会教育上的功用。”②林风眠对美术馆的功用的论述其实也大体适用于所有的公共文化(艺术)设施:通过美的作品的感染引导公民涵养美与善的品格。 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显然,运用中国古典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与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之间,应当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以便共同服务于“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由此可以说,中国公共艺术教育在文化资源上正同时面对当前历史境遇所赋予的三种文化元素:第一种是中国自身的古典文化元素,第二种是西学东渐以来形成并已成为主流的中国现代文化元素(包括现代革命文化元素),第三种是百余年来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外来文化元素。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历史境遇曾经一度遮蔽或抑制了自身古典文化元素的存在和影响,2013年以来的中国、特别是当前标举和追求文化自信的中国,则让古典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强势上升到百余年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同已有的现代文化元素和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一种三方互动的新格局。可以说,当前历史境遇中存在的这三种中外文化元素,有可能为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打开相互联系的三重维度: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二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现代性维度,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外来性维度。 二、古典性维度:探寻古典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表现为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成为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活的资源。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公民对自身的古典文化传统拥有充分的自我了解、自我尊重和自我喜好。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以古典文化元素为主导的节目的成功,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其中古老的“飞花令”在青年人中引爆的超常热度,都表明古典性维度在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分量愈加突出。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不能仅仅满足于恢复公民对自身古典文化元素的喜好,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线上并不能抵达真正的文化自信目标,因为“复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中国文化的自信问题。鲁迅在近百年前说过:“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多的公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③因此,假如今天我们要携带自己的“国粹”而与全球各民族“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就不能满足于仅仅还原及固守“国粹”的原汤原汁本身,而是从根本上要让其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或有价值元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这种古典文化元素如何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成为公民生活方式本身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让我们民族自身的古典文化元素中那些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元素在当代公民生活方式中活起来,融进去,进而创新质,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所应当实现的目标,也才是文化自信所要抵达的一个目的地。从这个标准看,《中国诗词大会》假如筹划第三季的话,那就应该主动寻求变化:通过命题结构、主持人的主持串联语、嘉宾评点语及相关专家培训等多重环节,启发选手和观众去着力探索诗词经典中那些创造性元素的存在、由来及其功能,引导他们主动探寻这些古典文化元素与当代生活的创造性联结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