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与艺术作品主题、母题变迁有关。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题比较复杂,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水”。很多时候山水只是题材或母题,但它与其他的母题、题材组合在一起,隐含了山水画的多种主题涵义,乃至不同的主题。中国传统山水画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南北二宗”的山水画的主题基本上构成了两个路径,这两个路径在处理母题、题材的方式是有较大区别的。即使南宗或北宗的艺术家,在处理相同的母题、题材或主题,在不同历史中,不同艺术家那里均有不同的理解与处理方式。这里我们以“隐逸”这个主题为例,探讨艺术主题与艺术史的变迁关系。 譬如“归去来兮”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常见的艺术主题,母题、题材均来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本,不同时期的山水画把这个主题作为“归隐”表达。但是不同艺术家的山水画的图式与处理方式以及对母题、题材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有的作品直接表明“归去来兮”题目,以显示主题的来源与直接运用于陶渊明的文本,但其中有的作品对母题、题材的处理却有所不同;一些山水画并没有表明作品题目的明确指向,但母题、题材来自于“归去来兮”的文本,隐匿的主题是“归隐”,当然这类作品需要仔细地对母题、题材加以辨认与考证;还有一类“归去来兮”主题的作品,融进了其他的母题、题材元素,从而使主题发生变迁。无论哪一种状况,都使山水画本身也最终成一个明喻或隐喻的叙事图式,即山水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明喻或隐喻了不同类型的“隐逸”性的主题。从这个视角来说,山水画主题的变迁构成了中国艺术史的一个脉络。 一、从“归隐”到“隐逸”的山水图式 中国山水画中的“归隐”主题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本为原型。陶渊明(369-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名潜,字渊明、元亮,曾私谥“靖节”,人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义熙元年(405)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不到三个月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被后世称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也被誉为我国“隐逸诗人”之祖。[1]1-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成为历代画家作为“归隐”主题叙事的源头,直接将《归去来兮》作为主题叙事的表达有南朝刘宋的陆探微(420-479)画过《归去来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主体的作品,不过对于这个版本的归属有争议,尚待考证。但是作为《归去来兮》叙事表达的主题是成立的。五代巨然画过《陶渊明归隐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为主题的作品,北宋李公麟(1049-1106)画有《陶渊明归隐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为主题的作品,南宋佚名为《归去来辞书画卷》(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主题的作品。元代钱选(1239-1299)画有《归去来辞》为主题的作品,元代赵孟頫(1254-1322)《渊明归去来辞》(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主题的作品,明代马轼(?-1457)、李在(?-1431)、夏芷(生卒年不详)《归去来辞图》为主题的作品。有的作品归属尚待考证,但这些印证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直接表达“归去来兮”主题的作品。还有一类作品的题目并没有表明《归去来兮》或《陶渊明归隐图》,仅表明的是《归隐》,或者表明的是其他题目看似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无涉,但作品中的母题、题材却与“归去来兮”近似,隐喻的是“归隐”主题。当然有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归隐”主题,也可能是“隐逸”的主题,不过它们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更可能是从“归隐”主题变迁为“隐逸”主题的结果。因此,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即由文本“归去来兮辞”的主题变迁为绘画“归隐”,再由绘画“归隐”的主题变迁为绘画的“隐逸”主题。中国山水画往往借以山水的母题来表达“归隐”或“隐逸”的主题。当然这里有一个母题、题材、意象、主题演变的问题。 譬如元代画家何澄(1223-?)的《归庄图》(吉林省博物馆藏),尽管作品的题目为“归庄”,但从作品图呈现的母题来看,一个人立于船头,船后有一划桨人,岸上人行大礼,纤夫努力将船拉向岸边,岸上亲朋好友正在等待归来者。这个图式结构和母题元素的组合与李公麟的《陶渊明归隐图》、钱选的《归去来辞》、赵孟頫的《渊明归去来辞》图式结构和母题元素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断定《归庄图》是“归去来兮”的主题变迁形式。我们把它归为“归隐”一类的主题变迁。文嘉(1501-1583)《溪山归隐图》(2013年秋,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从题目上看属于“归隐”主题一类。文嘉这幅《溪山归隐图》几乎是一幅纯粹的山水画,不但没有隐者或渔父的母题,也没有渔船的母题,除了泉林溪山以外,我们无法找到与“归隐”相关的其他母题元素。这也是许文嘉为了表达归隐的主题,仅用题目界定而“不顾”母题的要素,创作了他认为的“归隐”主题山水画。不过这里存在一个“借喻”的问题,后面我们再作探讨。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有关“隐逸”主题的作品,同时比较一下“归隐”主题并分析两个相似的主题之间是否有关联,先看看历代的山水画图式的作品,尤其注意出现渔父、樵夫、渔船、茅舍等母题的山水画作品。 五代关仝(约907-960)《关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远山水画图式结构,是典型的山水画作品图式,溪流上的小桥有一位樵夫。樵夫与渔父隐喻一样,同样隐喻了“隐逸”的主题,具有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所说“渔樵隐逸,所常适”的隐居主题。北宋郭熙(1020-1100)《树色平远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山水画图式,冲冲融融的平远意境,远处江面有两条渔船,船上有渔翁。他的《山村图》(南京大学历史系藏),这幅山水图属于高远,山峦叠嶂,山下水面有渔船,以渔船隐喻隐逸的主题。这两幅图都有渔船或渔父的母题。北宋王诜(1036-?)《渔村小雪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水画图式,湖面有一条渔船,渔翁在船上垂钓。还有一类没有直接出现渔父或渔船母题的山水画,我们该如何看待山水画的主题。北宋巨然(生卒年不详)《山居图》(大阪斋藤氏董藏),典型的山水画高远图式结构,树石间有茅舍。“山居”本身就隐喻了隐居生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在于“居”的行为更具隐逸特征。郭熙《林泉高致》认为“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是因为“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韁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2]292郭熙、郭思所说“丘园”应该是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人境庐”一类。《山居图》正是这样一种隐逸的“人境庐”似的“丘园”呈现,还有“泉石啸傲”的景致。我们认为这类没有渔父或渔船母题的山水画,应该属于“借喻”或者“转喻”了隐逸主题的作品。南宋画家李唐(1066-1150)《清溪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斧劈皴山水画体现了南宋的绘画特征,画面左边一位渔翁正在船上垂钓,有渔父的母题出现。南宋画家江参(生卒年不详)《日暮归渔图》(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山水画图式结构,笔法上典型的南宋大斧劈皴,但比较李唐一类作品来讲相对比较柔。画中一渔翁肩扛渔网在回家路途,这个“归”不是“归隐”而是渔父隐逸的日常生活。南宋画家赵伯骕(1124-1182)《万松金阙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宽阔的江面一条小舟,船上有五人正逍遥自在地聊天对语,其中一人正在划船,应该是几个文人隐士的隐逸的场景,属于“隐逸”主题一类的山水画作品。南宋画家萧照(生卒年不详)《秋山红树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典型的南宋小景山水图式,大斧劈皴方法,图中渔父撑船准备出行。南宋画家夏圭(生卒年不详)《雪堂客话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小景图式,为夏圭所创的典型“夏半边”结构。屋舍客堂中有二人对话,体现了作品的主题,同时水面有渔船和渔父,隐喻性的主题很明确。夏圭还有《山水十二景图》(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图像中有渔船和渔父正在打鱼的母题。五代、北宋与南宋的山水画作品,基本图式毫无疑问是山水结构,几乎都有渔父、渔船母题元素。这些山水画的隐逸主题,在渔父、渔船的母题出现中得到确立。我们也选了一幅没有渔父、渔船母题的《山居图》作品,意在说明“茅舍”或“山水”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借喻或转喻的母题或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