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整全:一种生命论的教育哲学如何可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当代教育的诸种问题,归结起来,中心乃是个体成人理想的迷失,也就是对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思考匮乏。文章力求在对教育的理性审视与诗性观照相结合的基础上,探寻生命的整全之道与整全性教育的内在路径。个体发展的整体性,或者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整合之道,首先体现为个体成长的过程性与阶段性,即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目标,彼此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呼应,同一阶段不同要素有机组合、相互促进,由此而形成个体渐进发展、自我提升、逐步朝向整全的发展态势。我们探究一种整全性的教育理想或理念的根本意义,就是激励教育人内心之中对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教育之完善性的渴望,也即激活热爱教育的心灵。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字号:

       生命问题确乎已经成为今日教育关注的基本主题,问题在于,我们真的读懂了生命?我们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地站在学生前后,设计对他们的教育,并且不加反思地教育他们?苏格拉底有言,“不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①,未经反思的教育同样难言真正的教育。这种反思不仅是个体性的,即每个教育人,包括台前幕后的教育人,都应该反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在践行什么样的教育;而且是时代性的,即置身时代之中的教育研究者应该深入时代的背后,去深切地反思我们时代的教育理想与现实。

       一、回到苏格拉底:今日教育的审慎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天还未亮,一位年轻人心急火燎地来到一位成年人的房门前,用手杖猛敲房门,告诉成年人有一位年长的贵宾到了附近,想请成年人尽快带他去拜见,好让自己变得有智慧。成年人并不着急,在问清楚年轻人的来龙去脉之后悠然地跟年轻人交流几个问题:你去拜访那位贵宾究竟想干什么?你知道那位贵宾究竟是干什么的?如果你其实并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你竟然就打算把自己的灵魂交托给他?成年人告诫青年:人的灵魂比身体有更高的价值,不可轻率地将自己的灵魂托付给人。那种兜售冒称可滋养灵魂的知识的商贩,他们奔走于各城邦批发或零售各种门类的知识,却并不知道他们兜售的货色对灵魂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所以购买他们的知识实在是冒险,因为知识不像其他货物那样可以先打开来品试一番,只要灵魂接受了它造成后果便无可挽回。因为向这类人求学最好请年长的人帮着一起审察他们的知识才好。成年人的悉心告诫,让年轻人逐渐沉静下来,再带着年轻人一起上路,去见贵宾。

       这是发生在古希腊雅典的一段教育故事的开篇。故事中的年轻人叫希波克拉底,一位普通的雅典青年,成年人叫苏格拉底,年长的贵宾叫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术师的代表人物。这则故事被柏拉图记录下来,名之曰《普罗塔戈拉》。②

       苏格拉底所做的就是要劝服年轻人的鲁莽,“当时那些围着三位智术师的年轻人想必与希波克拉底相差无几,他们对智识有爱欲,但又对自己的爱欲缺乏自我认识,并不知道自己的爱欲可能会给自己的灵魂带来什么样的危险。”③苏格拉底一方面自己努力劝服年轻人保持审慎的爱欲,另一方面又努力与作为杰出智术师的普罗塔戈拉争辩,以免年轻人陷于智术师的浮华修辞之中。苏格拉底试图把年轻人引向真正的知识,但同时又努力避免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年轻人,这样,苏格拉底对年轻人的引导就体现为引导他们对知识的追求,也即引导他们对智慧的爱,由此而体现出苏格拉底教育实践的双重审慎:一是作为学习者的年轻人的审慎;二是作为教师的成年人的审慎。知识的追求关涉自我灵魂,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教育实践的灵魂就是指向人的自我认知,你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追求整全的使命,同时认识自己对整全的无知,从而让自身向着整全敞开。这几乎就是苏格拉底教育哲学的全部要义所在。

       年轻人青春气盛,饱含生命的初始性冲动,甚至不乏鲁莽。这是年轻人的可贵所在,同时也意味着年轻人需要合适的引导。时至今日,青年学生和教师都被置身体制化之中,读书和教学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活动,学生不关心学习的意义,也不清楚学习的内在方向,大多数教师也在身不由己的辩护中茫然地从事着作为职业的教师工作。不同层级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大家彼此分隔,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隅限中按部就班地完成其工作,彼此看不到个体发展的整体性,也不足以为个体发展的完整性缺失承担责任。个体发展被设计为各种细琐的阶段性目标,不同目标之间以及不同阶段之不同目标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不管是横向设计还是纵向发展中,我们都无法看到个体发展之整全性目标,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一桩按部就班的工作。“人们忽视或轻视教育计划中某些因素,课程计划中存在着缺陷和不平衡状态,在我们看来这乃是毛病中最严重的病症,而教育既是这种疾病的受害者,也是它发生的原因。把教育中智力的、体力的、美感的、道德的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加以分隔,这是人类相互疏远、轻视、支离破碎的一种迹象。”④

       个体发展如何在碎片化的教育体系中找到通往整全之路,这实际上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育难题。今天,当教师成为一个职业,我们不再热衷于去追问教师的含义,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比苏格拉底做得更好?我们是否真实地关心了学校教育的意义,关心此时此地孩子们的学习对他们一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关心我们跟孩子们在一起时彼此共同的努力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⑤我们真的具备了作为近代教育启蒙先声的夸美纽斯所言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能力?从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现代性教育信念的提出,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的路径,在自信满满地给今日教育提供了简便的药方的同时,是否也带来了现代教育的自负?⑥

       我们今天的社会,时尚与潮流,诸种社会动向形塑着我们时代的成人理念,教育裹挟其中,亦步亦趋,混同于社会经济政治的种种挤压之中,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成人理想和价值目标。学生厌学、心理健康等问题的不断涌现,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带给个体生命的健全;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各种极端事件的出现,昭示着我们时代与教育的精神危机;“钱学森之问”,则进一步昭示我们的教育在卓越创造人才培养的不足;与此同时,我们的大学纷纷取消运动会上的长跑项目,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已成为严峻的事实。⑦这意味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正在削弱个人身体素质的基础。换言之,我们的教育既没有培养出足够卓越的高端人才,也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健全的普通劳动者。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重的,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时代个体成人理想的迷失,也就是对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思考匮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