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生态的良性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可唯,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网络文艺在当代中国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并正在重塑中国文艺的全新版图。网络文艺创作从形态到传播都具有新媒体时代的全新特征,而建构健康良性的互联网文艺生态则是促进其繁荣发展的基础。从人才到圈层,从政府到平台,从内容到产业,从创作到批评,各个要素环环相扣贯通一体。从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产业配套、体系建构等层面,探析建构网络文艺良性生态的多重维度。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国网络文艺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网络文学”,走过近二十年的历程,如今已形成网络文学、网络微电影、网络音乐、在线直播、网络动漫等交互一体的文艺形态。网络文艺的形式不断延伸,凭借其即时性、交互性、便携性,成为大众文艺更新换代的引擎。网络文艺在当下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持久、深刻的影响。网络文艺重塑了中国文艺的创作版图,改变了文艺传播的模式,也逐渐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态势之下,构建健康、良性、活态的互联网文艺生态,成为促进网络文艺繁荣的基础。在网络文艺生态的整体布局过程中,培育优质的网络文艺创作和批评队伍,搭建完善的网络文艺平台,引导正确的文艺价值观,优化IP产业链建设,完善网络文艺机制与体系,都是至关重要的立足点。

      一、身份正名与平台建设

      网络文艺的生态建构,首先要重视人才培育与平台建设。网络文艺工作者源自民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非职业”“非主流”“亚文化”的身份存在,在媒介巨变的潮流中,网络文艺创作者完成了“自下而上”的“正名”,成为中国文艺版图上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同时,优质的网络文艺平台的搭建,是聚集网络文艺人才、激发创作活力、形成“圈层”效应的关键,而文艺批评的充分介入,是引导网络文艺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一)自下而上的身份“正名”

      网络文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渗透与蔓延,网络文艺的创作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文艺的“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创作,而是从边缘、个体、民间发端,源自千千万万“用户”的自发创作。互联网平台打破了文艺创作“职业”与“非职业”的壁垒,博伊斯宣告的“人人都是艺术家”[1]的时代在现代中国真正来临,无论学生、白领、商人、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可以不依托职业机构,不受缚于专业模式,只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就能书写文学作品、创作视频作品、演奏网络音乐、设计网络动漫,并将作品交付于受众,通过点击率、转载率、口碑组成的“粉丝效应”,衍生出新的文艺模式与文化产业。

      近年来,网络文艺的在线创作和线下延伸已经成为支撑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天蚕土豆、流潋紫等耳熟能详的“网络大神”;《明朝那些事儿》《山海经密码》《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题受追捧网络小说;《致青春》《杜拉拉升职记》《甄嬛传》《琅琊榜》《芈月传》这些改编自网络文学的热映影视;罗振宇、咪蒙这些“圈粉”无数的“网络红人”;《奇葩说》《你正常吗》《晓说》这些广为流传的网络节目,网络文艺创作已经获得前所未有的受众认可,并正在掀起如日中天的市场浪潮。时至今日,从网络文学发端的中国网络文艺的规模,已延伸到影视、综艺、音乐、视频、动漫等各个领域。这场源于民间的文艺变革,从创作到传播,从分享到互动,都在深刻改变我国文艺的生态建构与话语模式。

      网络文艺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在民间完成了积累与普及,从最开始自发的、松散的、边缘的创作,逐渐形成蔚为大观的凝聚力,汇入中国社会转型的洪流,产生了超出文艺本身的美学精神与话语力量,影响着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大众审美。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的“身份正名”终于来临,长期处于“体制外”的网络文艺创作者,已经从边缘跻身主流,进入正统文艺的视野。网络小说时下成为影视剧本的重要来源,中国作协正在吸纳网络作家成为会员,网络作品开始获得“茅盾文学奖”入场券。“正名”之后的网络文艺,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既坚守大众文艺的民间立场,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又克服网络媒体泥沙俱下的自身弊病,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的文化认同,建构良性的文艺生态,让网络文艺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职责。诚如有学者指出:“在‘人-媒-社会’相融合的第三媒介时代,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新的道德观,也就是媒介道德。这里所称之媒介,是融合了多种媒介的泛媒介,是成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媒介整体,是个人、媒介、社会逐渐统合之后的社会生态系统。”[2]

      (二)创作推荐平台的搭建

      优质网络文艺平台的搭建,是聚集创作人才、形成“圈层”效应的关键,网络文艺的日益繁荣一直伴随着网络平台的逐步健全。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例,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就涌现出“榕树下”“白鹿书院”等本土文学网站。从早期的“榕树下”“天涯社区”,到以商业文学起家的“红袖添香网”,直至成为网络文学推手的“起点中文”和“创世中文”,还有“文青”基地“豆瓣网”,以及“晋江文学城”与“潇湘书院”[3],这些文学网站从无到有,建立起稳定的作家培育机制,推出一批“白金作家”和“网络大神”,也探索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平台搭建直接导向“圈层”的形成,“大神战略”直接催生“粉丝效应”,加之资本的注入,打通了文艺形式之间的界限。

      在互联网巨头大举推进商业平台运作的同时,民间“微创作”平台的建设也是重要一环,“微”生活是互联网时代的又一重大特征,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社区、微营销、微旅行、微生活、微民……一系列“微”特征的文字体系、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润物细无声地介入当下生活。微媒介普及之广,囊括了几乎所有阶层,无论文化精英还是打工一族,在“微时代”都拥有表达和展示的机会。网络文艺要持续发展,除了依赖职业艺术家和创作者,更少不了“民间”创作群体的参与,他们永远是网络文艺的活水源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