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善亮(1963- ),男,安徽明光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等研究。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问题意识是一个需要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加以理解与阐释的概念。问题意识产生于个体对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认知任务不平衡状态的自我觉察,它受到个体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升教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不仅需要加强理论观照实践和发现问题方法等方面的训练,更需要研究者积极关怀教育现实,有意识养育创造型的人格特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7)19-0006-05

       问题是学术的源头。一切学术思维活动及其理论成果都以问题为根源。相较于研究问题,问题意识则更处于基础性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者学术生命力的体现。教育研究也特别强调研究者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究竟意味着什么,产生机理如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又有怎样的提升可能,值得每一位研究者关注。

       一、问题意识的内在意蕴

       “问题意识”首先与科学理性怀疑有关,即与一个人能不能提出问题、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以什么方式提出问题、在什么理论背景下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可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而规范的说法。

       在哲学视域中,问题意识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作为质疑与批判精神的问题意识,它体现了人的一种智慧和理性激情;作为关照现实的研究原则,它为这种激情的释放指定了方向;作为一种理论建构姿态,它凸显了问题为本的学术研究取向。问题意识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行动的原则或思维取向。这一揭示让我们从“认识何以可能”的视角领略了主体在对世界做哲学式求索中应有的姿态。

       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视角不同,心理学视角下的问题意识更多地描述或揭示了人的认知感受与认知能力。问题意识不仅描述了人的思维对于问题的敏感性,更彰显了个体思维的深刻、独立、质疑、批判和创造精神。在心理感受维度上,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于自身认知冲突、矛盾、不平衡状态的觉察,是个体遭遇新事实、新信息、新概念、新规则、新问题等情况下,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应付不平衡状态时所产生的那种茫然、困惑、紧张、迷失以及不知所措等心理感受;在认知能力维度上,问题意识则是个体对于认知活动的一种自觉——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也反映出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水平[1]。当然,问题意识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周围的各种现象总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怀疑的、思索的、弄清楚问题的人生态度,而不是凡事视而不见、不问就里、简单轻信或盲从他人[2]。

       从语词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由“问题”与“意识”组合而成的概念。“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多义词,它与未知、疑惑、疑难、困扰、难题、冲突、张力、障碍、矛盾等诸多相关概念关系紧密,并把经验和理论、观察和想象、现象与本质、认知和情感等联接起来,直接或间接指向选择、理解、建构、评价、发现、发明等认识和创造活动。《现代汉语大词典》对“问题”概念也给出了多种释义,本文选取的是其第二种含义,即“问题”意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与“问题”类似,“意识”概念也有多种理解。“意识”首先是一种哲学范畴,意指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意识”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人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通常要借助于语言的帮助;意识还是人对外部世界以及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等的觉察和感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意识”一词也有两种用法:一是当名词用,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二是当动词用,指“意识到”的活动,也即认识活动。作为与“物质”相对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意识”研究主要关注意识对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是哲学研究的任务;而作为人的认识活动,也即“意识到”的活动,“意识”研究则更关注个体意识的实质、发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等问题。换言之,意识意味着(个体的)主观体验(“体验”可以看作是动词)或可感知的体验(“体验”可以看作是名词)以及体验中无法言传的主观特质[4]。它是个体内在的、定性的、主观的状态。对这一语词的解构和重组,促进了人们“关于问题的意识”(名词“意识”)和“对问题的意识”(动词“意识”,或者说“意识到”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问题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全面把握“问题意识”不仅需要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的观照,更需要借助真实定义或实质定义的“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给予逻辑界定。事实上,“问题意识”是“意识”派生出来的下位概念,本质上属于“意识”这一大的范畴,描述了一种与问题相关特别是与发现问题相关的人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又与“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等有所不同,它是主体在进行认识或实践活动时,通过对认识和实践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和批判所产生的、对于个体认知冲突(更广义地说应是个体“心理不平衡”)的一种自我觉察和自我感受,表现为人的一种好奇、求知、探索欲望,并期望解决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主体对于个体无知的自知自觉、去除无知的积极心愿以及对于这种无知的暂时无解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最为本质的意义上,问题意识反映了研究者以及每一个个体在对世界不断求索中应有的问题敏感性,也是研究者以及每一个个体在对世界不断求索中对于问题的心理觉察和触动。

       二、问题意识的生成机制

       “问题意识”既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来研究和分析,更可以将其“问题”与“意识”分开进而将其理解为个体对于“问题”的“意识”或“觉察”。因此,“问题意识”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学术概念问题,而是个体在直面真实世界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意识”或“觉察”到问题的活动,也是个体在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时贯穿始终的自觉行动[5]。于是,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追问,作为整体性概念的“问题意识”究竟是怎样生成的?换言之,“问题”又是如何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特别是借用皮亚杰的顺应和同化概念,有助于阐释问题意识发生的心理机制。

       “问题”属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畴,它刻画的是认识主体(狭义上说是“认知主体”)与认识对象(认知对象)及认识环境(认知环境)三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在这一相互关系中,实质上的“矛盾”构成了认识论与方法论视域下“问题”的本体论根据和根源。而“问题”则是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质“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加工。如果实质性的“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也就不能成为个体头脑中的“问题”。正是这一实质“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才形成“问题”以及认知主体对实质“矛盾”的进一步反映加工,我们才可以将认识论与方法论范畴中的“问题”逐渐转化为心理学视域下“问题意识”何以生成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