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试教育”是一个新名词, 它所指称(所描述)的是基础教育的老毛病: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要考的学科重点教,要考的内容反复学为主要手段,从最大限度地增加时间、扩大“运动量”上找出路,并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论奖赏。其危害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耽误了大多数学生;片面强调了应试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被动学习,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在用“应试教育”来称呼它之前, 已给它取过几个名称:“片面追求升学率”、“过重的学业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对病因(是最终的病因吗?)的揭示,“学业负担过重”是对病症的描述。“应试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育的这种弊病作了进一步的概括。第一,它的概括性更强。它比“片面追求升学率”概括的范围更广。“升学”主要涉及毕业班或接近毕业的学生,而“应试”则涉及任何一个年级。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逃脱不了考试的折磨。用“应试”能更全面揭示出整个基础教育的弊端。至于学业负担过重,它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一种现象。第二,“应试教育”的概括更严厉。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好,学业负担过重也好,只是指出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一种毛病,而“应试教育”则直指有毛病的教育,进而对整个教育进行反省和批评。 3、给一种弊端或毛病命名必须很谨慎, 弄不好就会误伤正确的东西。升学率是教育所需要的,片面追求才是毛病。学生必须有学习任务,应当做作业,过重的学业负担才是毛病。应试或者考试是必要的,以应试为唯一目的,不顾一切地追求高分才是毛病。因此,用“应试”来给一个否定性概念命名,就存在着否定考试在教育中的作用的危险。应当提出的是,以前的命名在前面还加有限制词“片面”或“过重”,而在“应试”前面没有任何词来限定,这就使这种危险增加。补救的办法是约定:“打上引号的‘应试教育’则完全被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有特定的涵义,即指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1〕 4、使用“应试教育”时,还需要解释的是对近20 年来基础教育的评价。原先针对的是教育的毛病,现在反省的是有毛病的教育。用一种毛病称乎教育,说明人们认识到这种病不是局部的小毛病,而是一种影响全局的严重的毛病,并在一定的意义上表明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有从教育的全局入手全面治疗的决心。但是,这种提法容易被误解,以为是在全盘否定近20年来的基础教育。因此,必须附加说明和解释。 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一样, 也是针对“应试教育”所指称的弊端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只不过前者是对这种弊端本身的描述,后者则是作为与之对立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而构建的。一些文章表面上在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对比分析,实际上是在建构这两个概念,因为并没有两个现存的概念在那里让你来分析。 6、从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角度来看, 提出“素质教育”概念是恰当的。第一,当前教育改革需要“素质教育”这样的概念。我们用“应试教育”来描述当前教育的弊端,我们还需要一个概念来表达与之对立的理想的教育模式。“要有破有立,没有新的东西建立起来,只是破,只是批,解决不了问题”。〔3〕第二, 用“素质教育”来命名这项改革,顺应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4〕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是党和政府交给基础教育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并在名称上体现了这一点。 7、概念是否恰当,还要看所用的语词与它的涵义是否一致。 理想的概念是能“顾名思义”,从字面意义能引申出概念的涵义,不需加这样那样的的解释,反过来看,对涵义的最恰当的概括应是它所使用的语词。不过,这样理想的概念通常难找,但最起码的要求是语词和涵义相容。“素质教育”是由“素质”与“教育”这两个词复构成的,其字面含义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教育。对照一下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5〕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要义可由字面引申出来, 而其他则只好通过约定附加上去,但这种附加是相容的。 8、提“全面发展教育”不是更好吗?诚然, “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同时,它还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指针。但是,作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性的改革的名称,它没有“素质教育”合适。(1)“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概念适合于建构,更具有针对性。 针对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它的大标题下可提出各种新设想、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使“素质教育”成为取代的理想模式。因此,用“素质教育”来命名这次改革就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使用成熟的概念则必须很谨慎,不能根据需要来重新构造。(2 )用“素质教育”更能体现改革的特点。“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导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如果用它来命名,使人觉得这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用“素质教育”这一新概念来命名,就能体现出这新一轮改革的性质,能吸引教育工作者、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号召力比较大,工作易于展开。对于行政工作来说,在一段时间里,为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的工作,并用一个新名词来命名它,是有它的道理的,新名词有新名词的作用,在需要用新名词的地方,就应使用新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