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1980年以来十几年间教育的发展,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并且这种不均衡程度在加重。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经济定量角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性作些分析解剖。 一、学生分布严重不均衡 1.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数量相对于中等学校增长速度过快。1980~1995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由114.4万人增长到290.6万,总增长速度达154%;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5677.8万人增长到6191.5万人,仅增长9%,其中普通中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人口因素引起),由5508.1万人下降到5371万人。高考录取率已达40%。作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应重在质量,追求数量的过快增长一则挤占中小学教育经费,二则造成大学生供给过剩,三则大材小用浪费人力资源。 2.研究生在校人数相对于高校大学生在校人数增长速度过快。1980~1995年,高校大学生在校人数增长154%,而研究生在校人数却增长了6倍以上(即使扣除在职人员考研,结论也依然成立)。作为发展中国家,本来大学生就已经相对偏多(只能表现为大材小用,技工技师缺乏),而研究生则更加相对偏多(表现为研究生干的是大学生可以干的工作,甚至是中专生可以做的工作)。 3.低成本低投入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仅没有增长,甚至还有下降。比如同是高等学校,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广播电视大学要大大低于普通高校。但是1980~1995年,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却由67.4万下降到54.2万。这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来说是极不正常的。 二、学科分布严重不均衡 1.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不同专业在校学生人数的分布严重不平衡。在普通高校中,经济学科在校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1980年仅为3.2%,而1995年却高达14.9%(仅次于工科)。中等专业学校中,这一比例1980年为8.6%,1995年则高达25.4%。实际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需要这么多财经学科的学生。财经学科中多数专业实际上培养的是万金油式人才,不是真正的专才。中国更需要的是农科、医科、师范、法学的人才。但据统计,普通高校中农科在校生比重1980年为6.1%,1996年仅为3.8%;中等专业学校中这一比例1980年为10.1%,1995年仅为5.0%。高校医科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1980年为12.2%,1995年仅为8.8%;中专医科在校生比例1980年为18.1%,1995年仅为10.7%。高校师范在校生比例1980年高达29.5%,1993年为23.4%;中专师范在校生比例1980年高达38.8%,1995年仅为23.3%。 2.各科课时分布严重不合理。这里以外语课程为例说明,本来外语是中间产品而非最终产品,学习外语是为了使用。但是从使用角度看,无论12亿人口的中国怎样开放,90%以上学过外语的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在其一辈子中基本用不上外语。因为,首先浩大的中文资源尚没有开发;其次由于社会分工,绝大多数人没有必要直接使用外语,只需要译文、译著就可以了;再次,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多媒体系统已使得英汉转换极为方便,不必每个人都去找原著。因此,让所有的学生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学习外语,在经济学上是绝对赔本的买卖。不应为了培养一个运动员,而让1万个人都参加运动队。中国人现在更缺的是汉语文与数理化,而不是半生不熟的英语。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有些片面,但仍可肯定它大体上是正确的。然而,在我国文化教育的各门课程学习中,英语是时间最长、课时最多、负担最重的一门课。英语课从小学一直开到中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博士阶段还要学外语是我国的特产,也是对博士头衔的讽刺)。前后总计20年,而数学(文科学生)、语文(理科学生)则仅开设10余年、历史、地理、化学、物理只有5年左右。据对高校调查,我国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其学习外语的课时数,本科生为300,硕士生为200,博士生为150,大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15%,如果将课外用于学习外语的时间考虑进去,则我国学生总学习时间的20%~30%,都是用于学习外语。我们的学生都快要成为外语专业的学生了。不过,花费这么多时间,我国学生外语的总体水平并不高,本科以后的阶段,即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外语水平提高有限。因此应尽快把外语放到中学、小学阶段,取消大学及研究生英语课程,这样,既可以事半功倍(年纪小利于学习外语),又可以使(本科以上)高级专业人才真正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 三、教师分布严重不均衡 1.师生比例严重不均衡。首先,从每位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看,1995年普通高校是7.3人,中等学校是15.9人,小学是23.3人。这是一种倒金字塔型结构。实际上,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更需要教师。作为对比,我们看一下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师生比例。美国:大学是1:17,中学是1:12,小学是1:20,三者差距不大;日本:大学是1:11,中学是1:17,小学是1:20;前西德:大学是1:8.5,中学是1:14,小学是1:18;英国:大学是1:14,小学是1:19.7;法国:中学是1:12.5,小学是1:12.1;前苏联:大学是1:11.2,小学是1:8.3;印度:大学是1:15,中学是1:23,小学是1:61(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巴西:大学是1:12,中学是1:14,小学是1:23。其次,从城乡对比看,我国普通中学的专职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例(1993),城镇为1:13.8,农村则为1:16.2;普通小学的师生比例,城镇为1:20.6,农村则为1:23.1。再次,从地区对比看,农村普通中学的师生比例较高的上海为1:5,较低的浙江为1:22.4;农村普通小学的师生比例较高的上海为1:16.9,较低的广西为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