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通过推动社会变迁、促进社会流动等途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教育是实现其在各社会层次和职业岗位之间进行转变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促进社会个体境遇的改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供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教育服务水平及区域间教育公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个体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在义务教育及中等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内陆省份考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机会均等问题,并由此衍生出昂贵的学区房、高价的择校费以及户口的跨地区转移等问题。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如“两免一补”、“特岗教师”等政策,但这种效果究竟如何?我国区域间的教育服务水平差异是日益扩大,还是逐步缩小?由于区域教育资源投入状况能够充分反映区域教育服务在软件及硬件上的差异,因此本文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对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研究,以期推动我国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当前的大多数研究认为,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如谢蓉利用锡尔指数研究发现,我国在教育投入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区域差距。[1]沈百福基于各地区公共财政生均教育投入的视角研究发现,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中部凹陷问题。[2]杨文、王海民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发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我国各地区中学的差异最大,小学次之,高校最小。[3]杜鹏、顾昕通过对我国2003-2014年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存在着校际和地区配置不均衡的现象。[4]部分学者对导致我国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范海燕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规模及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支持力度是导致地区高校财政经费投入不均衡的重要原因。[5]翁士洪发现,社会力量办学与捐资助学等教育援助可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教育公平。[6]总而言之,教育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已经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相对而言,了解教育发展差异的动态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更可为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提供针对性建议,然而现有文献对我国区域间教育发展差异动态演变趋势的关注相对较少且多以统计性分析为主。如王善迈、袁连生等通过构建教育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省际教育资源投入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7]叶杰基于基尼系数对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省际间经费投入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经费支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扩大。[8]值得注意的是,受统计性分析特征的影响,针对教育区域发展差异动态演变趋势进行的分析,其过程及结论并不够精细且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而作为准确研究动态演变趋势有力工具的收敛性分析,目前在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动态演变趋势研究的运用上还比较少。申菊梅、刘黎明等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地区在1995-2013年不存在β绝对收敛,东部地区在2006-2013年间存在β绝对收敛。[9]夏焰、崔玉平研究发现,全国高教经费支出不存在稳定的σ收敛,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趋势,政府财政对教育的努力程度、高教规模有助于加快收敛的速度。[10] 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可能存在以下拓展空间:(1)现有借助收敛性对教育发展差异动态演变趋势进行的研究关注绝对收敛即σ收敛及β绝对收敛的较多,而对β条件收敛的关注较少,即使极少数学者考虑到β条件收敛,也多将视野集中在教育规模、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教育层面,那么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教育发展差异的β条件收敛的影响究竟如何?(2)受历史基础、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教育发展在不同区域可能呈现出不同特征,那么各阶段教育发展差异在全国层面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演变趋势究竟如何?(3)出于分析的简便性,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教育发展时间上的连续性,如在利用收敛方法计算教育资源投入的增长率时,仅仅考虑了研究时段的首末期。事实上,这种方法会导致严重的数据遗漏,影响回归结果的准确性。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进行如下拓展:(1)借鉴相关理论并依托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对外开放、人口老龄化等经济社会因素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重点考察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动态演变趋势的影响。(2)利用规范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思想及方法,将研究对象细分为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三个阶段,并将全国各省市划分为东部俱乐部、中部俱乐部及西部俱乐部等三个区域,分别实证检验不同区域各教育阶段教育发展差异的收敛性。(3)运用收敛的研究方法,计算以年度为单位连续时间段上教育资源投入的增长率,充分利用样本数据,尽量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二、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自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提出之后,该理论除了被应用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差异外,还在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收敛假说也因此成为分析区域差异性动态演变规律的有力工具。本文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采用σ收敛、β绝对收敛、β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四种分析工具研究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演变趋势。同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结合收敛理论的基本方法,模型中的教育资源投入采用生均教育资源投入表示。 1.σ收敛 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σ收敛是指不同区域教育资源投入的离散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可选用σ系数来衡量离散程度。σ系数由式(1)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