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测量与评价

作者简介:
何菊莲,女,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袁永逸,女,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李军,男,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与经济。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
教育与经济

内容提要: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为28.72%。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17)02-0010-09

       一、引言

       自1995年中央正式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久议难转”。其中的关键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本水平不足,而人力资本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因为教育人力资本具有创造超出自身价值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机能;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人力资本有利于化解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提供动力(何菊莲等,2015[1];李雪峰,2006[2];刘诗白,2006[3];姚先国、张海峰,2008[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成为转型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界和政府都非常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基本共识:教育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Solow,1956[5]; Schultz,1961[6]; Saint-Paul和Verdier,1993[7];姚先国、张海峰,2008[4];蔡昉,2013[8])。这一共识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启发我们:教育对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意义。

       国外文献检索的结果显示:未见与本文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很丰富。最早的是柏拉图阐析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之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让·萨伊、马歇尔等探讨并强调了教育的价值作用。罗伯特·索洛最先意识到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变化并提出理论模型。这些经典论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在其著作《人力资本》中较为明确地论述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等)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收入体现出来[9]。20世纪60-80年代,Schultz[6]等经济学家们认为: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资本,而教育在人力资本的智能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Denison(1962)[10]估算了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运用美国1929-1967年间的数据)。Lucas(1988)[11]构建了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模型。Galore和Moav(2001)[12]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已成为经济演化升级进程中的主要动力。Basu & Guariglia(2008)[13]研究了受教育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是产业结构转型的一个促进因素。Wallenborn(2010)[14]分析了合作伙伴国家在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以此达到从更好的全球化经济中受益的目的。Bruno(2011)[15]肯定了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Climent & Cabrillana(2012)[16]研究了教育质量和数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张光辉(2000)[17]、崔巍(2003)[18]等通过探讨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日本教育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启示。张红霞、陈锡康(2004)[19]等仿照投入产出表建立了教育经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李雪峰(2006)[2]实证分析了中国1978-2003年教育与R&D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诗白(2006)[3]的研究认为应全面依靠教育科技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李仲生(2006)[20]研究了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薛新伟(2007)[21]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姚先国、张海峰(2008)[4]研究了教育、人力资本的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张玲(2010)[22]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认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之于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闵维方(2013)[23]、何菊莲等(2013)[24]认为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是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胡宏兵(2014)[25]研究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王云多(2015)[26]比较分析了东中西三大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与经济发展的快慢呈正相关关系。张勇(2015)[27]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其贡献目前低于简单劳动和物质资本的贡献。

       综上可知: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而缺乏对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入探讨,更未见直接的定量研究教育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作用的成果。本文与已有研究的区别在于: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教育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之间的经验关系,而是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20年间的统计数据测评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试图揭示教育内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为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探讨提供宏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我国加快教育发展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政策建议。

       二、指标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数据来源以我国的相关统计年鉴(教育、科技、经济、劳动、人口等)为主,结合国家及相关部委的网站数据,个别难以获得的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平均值填充法。样本区间为1995-2014年。在测度教育(自变量X)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变量Y)的贡献率之前,先考察如何测评这两个变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