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和教改的概貌

——对美国教育的初步考察

作 者:
张健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张健同志于去年底至今年2月中旬赴美探亲。他利用这次机会顺便对美国教育教改概况进行考察了解,先后参观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市曼哈顿社区学院等高校及1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张健同志在美考察期间,还以民间学术团体学者的名义同美国教育界的一些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将张健同志“对美国教育的初步考察报告”以《美国教育和教改的概貌》为题摘发,供广大读者参阅。

      ——编者

      世人皆知,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富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中心材料,1991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21942960百万美元,全世界教育经费1119090百万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5.1%。其中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5671800百万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6.6%,教育经费425200百万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7.5%,即它比全球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2.4%。

      美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富国,而且是教育上的大国。据美国教育部统计中心1992年4月公布的材料,1991年秋,全美有注册学生6120万人,内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学生4700万人;有大学生和研究生1420万人,占当年全球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6000万人的23.6%;共有教师360万人,内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80万人,有大学教师90万人;共有教育管理人员和职工400万人,内有中小学(幼儿园)的230万人,大学的170万人。

      为什么克林顿能够连任总统,美国大多数人认为,他在第一任期内做了三件事:一是促使经济复苏;二是抓紧教育改革;三是社会治安好转。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的挑战,1997年2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再次提出美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任务和行为计划。其要点是:“这届美国政府首要任务,要使全体美国人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为此,他对今后全美教育提出三大任务:一、要使全美8岁儿童学会读写,12岁少年联机上网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二、使全美18岁青年能上大学,普及13、14年级教育(即大专教育);三、促使美国每个公民能够学习,受到终身教育。为了实现三大任务,联邦政府在本财政年度拨款510亿美元,各州各地政府也要相应地增拨教育经费。

      根据我于1996年12月到1997年2月在美国考察教育的情况来看,大力改革基础教育,在普及12年制教育的基础上普及13、14年级(大专)教育,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尽快把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带进学校,重视社区成人教育的职业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今全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所在。

      为什么在全美已经基本上普及12年制基础教育的今天,克林顿政府还要把大力改革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假如说教育是全美富国兴邦的战略产业的话,那么改革基础教育则是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它是能否在未来的21世纪中保持美国是头等大国地位的关键所在。许多国际比赛都表明,美国中小学学生的数、理、化成绩,随着年级越高,和世界水平的差距越大,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美国教育界和社会上的深深忧虑。1983年,美国教育界、科学界专家曾致信给美国总统和国会,发出了“美国处在危险之中”的警告。尽管卡特、里根、布什几届前总统和政府已采取若干教育改革措施,情况虽有所改进,但成效不是很大。

      再过3年,人类将迈入21世纪。美国当政者知道,要想保持着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为了“使美国每一个公民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必须从改革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着手,才能收到实效。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前开发人的智力问题。正如欧洲法国、荷兰已将幼儿园大班列入义务教育一样,美国多数州、学区,已将幼儿园大班教育列入非正式的义务教育,4至5岁幼儿入学率已达90%左右,学区提供校车接送孩子,贫困家庭可以免交午餐费。我参观的纽约市犹太区福利中心幼儿园,可以吸收二岁半幼儿入学。

      现在世界各国教育家都一致公认,对小学生加强读、写、算(简称“3R”)的教学和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会读、写、算的人,能否运用多媒体网络化信息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体。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读、写、算的能力是运用多媒体网络化的前提条件。而美国出现的最大矛盾就是孩子读、写、算能力不如一些国家。由此可知,克林顿之所以提出要在全美动员100万校外辅导员(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来帮助40%的8岁孩子过好阅读关;8年级孩子进行数学考试,扎扎实实地解决好读、写、算的教学质量问题,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美国教改实践告诉我们:既要重视在继承近300年来近现代学校传授下来的科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加强读、写、算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尽快将信息科技手段带进学校,使所有学校联机上网,才能使全体学生以及所有公民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保证美国成为头等大国的关键所在。

      美国基础教育的优点,就在于学校、家庭、社会都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它在世界上可以说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个性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可以大量涌现而不受压制。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真理走过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美国学校过分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放任性、任意性太大,忽视国家与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共同要求,因而各州、学区对中小学各门学科缺少统一标准的严格要求,又无严格的考试制度。这种各自为政的教学,势必难以保证中小学主干课程的教学达到应有的质量要求。因而从布什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发展战略”起,就提出要在小学4年级、初中8年级、高中12年级,按国家制定的英语、数学、科学(理、化、生)、历史、地理五门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进行统一考试。克林顿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发展目标”又增加了艺术和外语两门,同样要求在4、8、12年级进行考试。但是,无论是布什的“发展战略”还是克林顿的“发展目标”中课程标准和对考试的要求,都遭到教育界不同程度的反对和抵制,收效有限。其原因是:一、美国自1776年建国221年来,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主管国防和外交,教育归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管理,他们认为联邦总统无权发号施令,干涉教育的大政方针。美国至今仍无国立大学,只有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国会中共和党议员们仍坚持要取消联邦政府教育部。二、许多学区学监(相当于教育局长)、校长、教师习惯于谁出钱办教育,我就听谁的。由于联邦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太小,因而它在普教改革中所起的引导作用也就有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