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习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民性内涵,为当代文艺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 文艺的“人民性”释义 文艺的性质是文艺的根本问题,直接关乎文艺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发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①这一论断切中了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在党的文艺政策中,文艺历来是为人民的。当代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②,由此指明了当代文艺发展的方向。所谓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它表现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语文化中的“人民”概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建构的,“人”和“民”原本有着不同的语义内涵,作为合成词的“人民”是较晚近的事情,有着迥异于此前的革命性意味,但其素朴的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基本价值诉求。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的概念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生成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即使在社会主义文艺中也非现成性的固定所指。在外国文学语境中,文艺的“人民”概念,较早地被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所使用,意在表征一种积极进步的文艺观。具体来说,别林斯基是在“最基本的民众或阶层”的意义上使用“人民”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他认为真实性和人民不可分割,人民性表现最充分的地方,也是生活真实性最充分的地方,文学要以“理想意义或浪漫主义的方式彰显人民的高尚的伟大或诗意”。在他看来,“‘人民’,总是意味着民众,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他所谓的“人民性”以对现实生活的忠实描写为判断标准,他认为凡是忠实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就必然是人民的,是有人民性的。因而,他反对那种对人民性的“伪浪漫主义”的庸俗化理解,似乎“在有教养的人中间不能找到一点儿类似人民性的影子”,幻想真正的人民性只隐藏在农民衣服下面和烟熏的茅屋里,好像“纯粹俄国的人民性只能从以粗糙的下层社会生活为其内容的作品中找到似的”③。究其意味,别林斯基提出人民性问题,要求文学要表现“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旨在把文学的人民性与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进行批判的现实主义关联起来。 现代以来,“人民”的概念由政治话语而至日常词汇被广泛使用,但“人民”的概念始终有着特定阶级内容,不是指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国人,也非单纯指某一种社会成分,而是一个集合体、联盟体,主要指那些推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进步的基本阶层及其同盟力量。在我们党的话语体系中,“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它往往被视为有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主要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④毛泽东通过对人民内涵的分析强调“最广大”“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大部分”,着重突出了人民的“广大性”;通过强调“同盟军”“同盟者”突出了其他阶层与基本阶层的联盟关系,“人民”的概念进一步丰富。此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均强调了文艺的人民性问题,在他们的论述中,“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主要在一种集合性意义上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人民”概念,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⑤,这体现了“人民”概念的历史性进步和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当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文艺要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和诉求的内在要求。它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中个人的尊重,突出强调当代文艺既要把关注文学表现哪些人及其个体性感受作为批评要点,也要把关注如何表现及其立场作为批评标准,这才是“人民的”批评,以及对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张扬。根本而言,这是在依法治国语境下,对迈入现代国家中每一个体意义上的公民权利的尊重,它丰富了现实条件下以包含公民的“权利”和“平等”为主要语义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民”概念,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概念,仍具有一种政治性意味,从而使“人民”概念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度契合,在共建共享中肯定了每一个人的历史主体价值。因而,“人民”的概念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理论体系上的纽结,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具体呈现,“人民”的存在不再是抽象符号,这使“人民”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具体的个体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