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7)02-0008-08 西方教育史研究起步于对他国或地区教育历史现象的考察,后因师范教育的出现和历史研究的规范化,慢慢摆脱了萌芽状态形成学科雏形,并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总体而言,西方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萌芽、初步成型、扩展与繁荣及多元与深化。 一、西方教育史学科的早期形态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萌芽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对教育历史的介绍散见于政治、哲学、历史、传记、游记之中,或各类教育著作之中,且以简单描述为主,尚未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更不具备学科意识。 教育历史研究的最初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1-公元前352年)的《希腊史》、古罗马教育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的《论创作》和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5-100年)的《雄辩术原理》。《希腊史》记载了公元前411-公元前362年间的希腊历史,其中包括古希腊城邦特别是斯巴达教育的变迁;《雄辩术原理》和《论创作》均对古希腊罗马(教育)文献进行了历史调查,包含有教育史的内容。 文艺复兴时期浓厚的古典主义色彩几乎使人文主义者们对古代抄本和文献的收集与研究达到狂热程度。《雄辩术原理》于1416年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被发现,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弗吉里奥(Pietro Paolo Vergerio,1349-1420年)随即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注释,并由此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弗拉维奥·比翁多(Flavio Biondo,1392-1463年)在一本研究古典文化复兴的著作中探索了罗马帝国衰落时期古典学科的演变以及维多利诺(Vittrino da Feltre,1378-1446年)的“快乐之家”和格里诺(Guarino da Verona,1374-1460年)的“费拉拉宫廷学校”的古典教育情况。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历史研究还表现在对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偏爱,凸显作为新型教育机构的大学在文化传播和学术探究方面的突出地位。 17世纪教育史开始出现从胚胎中诞生的迹象。德国学者康宁(Hermann Conring,1606-1681年)所著的《古代学术遗产》依据大量史料阐述了从古希腊到17世纪的高等教育史。1686年法国基督教历史学家费洛尔(Claude Fleury,1640-1723年)完成了两卷本的《论学习的选择和方法》,他在序言中阐述了研究教育历史的价值所在:“如要深入了解现今的学科设置,就应追溯其本源。这样,我们方可知道它们从何产生并发展至今,了解它们是如何经历时代变迁而归于统一的。”[1](P313)作者主要介绍文艺复兴以前的教学发展和课程理论,概述了古代和中世纪教育、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该书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最早教育史著作。 二、西方教育史学科的生成 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史研究始于18世纪下半叶,德国成为教育史学科的发祥地,并引发了欧美其他国家或地区教育史学科的创建,到19世纪末教育史学科最终得以成型。 (一)德国教育史研究的开创性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教育史逐渐在德国成为一门学科,德国成为教育史研究的中心。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当时德国社会价值取向偏重古代文明。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新教运动和思想具有广泛影响;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开始成为社会变革的思潮;新兴阶层和意识形态与传统观念和保守势力相互抵触。面对复杂和多样的社会价值取向,德国学术界急需评价现实生活及其发展对人们的影响,而评价和比较的标准就指向了人类发展的过去,即古代文明,历史研究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工具和趋势,发生论思想方法被普遍运用。第二,德国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促进了教育历史研究。自17世纪以来德国初等义务教育、国民教育、大学教育的独特发展和繁荣局面,进一步激发了教育改革的社会需要,对教育历史的探寻成为借鉴和创新的源泉与动力。赫尔巴特多方面兴趣理论将兴趣视为教学的直接目的和课程基础,提出历史是形成社会兴趣的主要科目,由此历史类课程受到重视,历史研究也成为知识分子素养的体现。第三,德国史学发展的影响。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所有德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受历史学的影响。19世纪的德国成为欧洲历史研究的中心,以著名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史学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与效仿的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第四,历史研究成果成为保守主义的工具。早期德国的教育史研究并没有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倾向,而是来自于新教运动中的宗教研究,具有一定的保守文化心态。一些保守的教育家反对18世纪德国兴起的激进思潮,尝试通过对古典文明永恒价值的研究来抗衡新教育思潮。这客观上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教育历史的研究,从而推进了教育史学科的形成。 1779年,德国教育家和历史学家曼格尔斯多夫(Karl Ehregott Andreas Mangelsdorf,1748-1802年)为了抵触泛爱主义教育和否定巴西多的教育理念,出版了《历代教育制度研究》一书,意图并不是要从过去的教育中吸取有利于教育改革的东西,而是要借鉴和援引历史上文明发展标准和规则来抗衡泛爱主义教育。1794年,哲学家和教育家鲁科夫(Friedrich Ernst Ruhkopf,1760-1821年)出版了《德国学校教育史》,运用翔实的史料研究了德国学校教育发展历程,成为德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研究学校教育的著作。1796年,教育家尼迈耶(August Hermann Niemeyer,1754-1828年)出版了《教育与教学原理》,内含丰富的教育史内容,介绍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的发展由来以及教育家生平及著作,成为当时德国流行的教育史著作。1802年,海德堡大学神学教授施瓦茨(F.H.C.Schwarz,1776-1857年)出版了《教育原理》,并于1813年增补了“教育史”章节。他注重教育史的实用价值,指出教育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