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8)01-0027-0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转型与变革涉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域,课堂在悄然发生变化,课堂教学研究也逐渐成为课程与教学理论新的生长点,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独立领域。因此,分析并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有助于厘清教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推动我国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课堂教学研究源自课堂教学实践。伴随近四十年的教育实践发展,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时期。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初兴期 在我国教学论的学科体系中,没有专门的课堂研究,而是将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分别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传统也使得我国对课堂的专门研究相对较晚和较少。[1]直至改革开放政策确立,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契机,我国的教育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与四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提出“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这是当时教学理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这种提法纠正了过去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使知识、智力、能力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教学活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以“双基”教学目标为指向。因此,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探讨了教学理论、教学要素、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实践问题研究层面聚焦“双基”教学的有效实施,强调教学的规范性与完整性。研究的问题包括:一节好课的标准;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实现知识、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有效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优秀的教师具备哪些个性特征与能力;等等。 研究方法上,此时课堂教学研究多采用理论演绎、文献研究和量表测量等方法,逐渐从大样本的归纳分析方法发展为近代以来的统计、测量等定量分析方法。早期的教学研究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语描述“好”教师可观察到的性格特征。为保证研究所得数据的有效性,采用大量的样本,把“好”教师的各种特征的出现频率汇总起来,计算百分比,百分比高的便证明是“好”教师的特征。[3]研究者开始广泛使用各种量表来观察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专注点渐渐由教师的个性特征转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试图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到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课堂场域的复杂性,从研究教学活动的单一要素转向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开始关注教学过程本身。 这一时期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197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时,全国教育科研人员以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教师为主,总共不足四百人。[4]然而,正是这不足四百人的研究队伍成了当时我国教育研究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致力于国外教育理论的介绍、引进,而且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科体系。在研究过程中,这些专业研究人员着力进行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试图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而反观教学实践,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已被一些学者翻译、介绍与提倡,但并未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形成一定的共识,也未获得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广大教师游离于课堂教学研究之外。 (二)课堂教学研究的发展期 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主要是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教学的外在规范性、完整性去研究课堂,那么,90年代的课堂教学研究则更侧重对课堂教学的内在属性、价值、过程、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一方面,为了克服传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诸多积弊,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成为20世纪90年代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素质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达成,最终仍要落实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围绕素质教育而进行的教学理论路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与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的研究,自然成为这一时期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有感于传统教学观中课堂教学认识的抽象化、碎片化、隔离化,明确提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5]这一观念的提出使教育研究再次聚焦于课堂,研究者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开始进行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评价观的反思与重建。 另一方面,随着学术交流的频繁,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陆续被引进,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我国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视域中的课堂首先是一个“社会”范畴,置身于社会中,在社会中生存;其次,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课堂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组织、社会角色、社会文化和社会活动,存在着特定的社会规范,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6] “活动”“交往”等范畴被引入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和交往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这不仅丰富了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与思考,也使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观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研究,尽管研究的主题仍然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系统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研究中心从以往只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更关注学生的“学”,开始研究学生的需要、动机、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