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民生  

作 者:

作者简介:
虞崇胜(1952- ),男,湖北黄石人,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与政府;周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周理,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因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一个以研究民主与民生关系为中心内容的政治学分支学科——共享发展政治学悄然兴起。共享发展政治学的产生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崭新的理论形态丰富了传统政治学的内涵。共享发展政治学所关注的问题千条万绪,但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发展?发展成果应该归谁所有?如何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围绕民主与民生关系问题,共享发展政治学将破解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爱国、财富与能力、参与与权利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以其丰富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力地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17)01-0071-08

      改革30多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8%,2010年达5.7万亿美元,超过日本5.4万亿美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万亿美元(67.67万亿元),人均GDP由1978年不足100美元到2015年的7800美元,中国成为全球一枝独秀、发展最快的国家。

      当全球各国在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盛赞中国经济社会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也不时听到一种并非和谐的声音: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政治民主作为代价的,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而且中国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随着经济发展会越来越突出。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其实也是共享发展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发展?发展成果应该归谁所有?如何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一、自由与民主:全面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以来,人们都是以经济发展即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的。然而。这种仅仅追求经济指标的发展观难以科学揭示发展的复杂内涵,且使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于是,一些以追求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新发展观应运而生。在众多的新发展观和发展理论中,有两个向度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以自由看待发展,二是以民主看待发展。

      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是全体人自由的基础和条件,而全体人的自由则是个人发展的归宿。

      世纪之交,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玛蒂亚·森则明确提出“发展即扩展自由”的新观点。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的导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论证,发展可以看作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阿玛蒂亚·森特别指出:“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2](P7)

      在自由民主理论家中,也有不少人主张以民主看待发展,认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既是发展与民主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自由和民主之间的矛盾。发展说到底是个人的发展,自由所蕴含的逻辑也是个人,因而发展也意味着竞争和排斥;而民主则意味着平等和民治,如果没有民主支撑,发展则难以持续。于是,“精英”的理性与“大众”的政治平等权之间就常常发生矛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解决方案犹如墨子处理鱼和熊掌的关系——发展与民主、自由和民主都是好东西,但是,当发展压制民主时,必须保障民主;而当民主妨碍自由时,必须保障自由。

      关于民主对发展的关系,阿玛蒂亚·森也曾结合实际概括了其中的应然逻辑。他通过研究印度饥荒历史后发现了“饥荒从来没有发生在有效运行的民主体制中”,而多数发生在威权或专制制度下,这是因为权威主义统治者,他们自己是绝不会受到饥荒(或其他类似的经济灾难)的影响的,因而通常缺少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的动力。因此,他得出了“民主和政治权利的运作甚至能够有助于防止饥荒或其他经济灾难”的结论。[2](PP11-12)

      二、民主与民生:共享发展政治学的基本议题

      无论是以自由看待发展,抑或是以民主看待发展,其中的深层逻辑实际上就是民主与民生的关系,即通过发展民主来促进和改善民生,通过权力的共享和权利的保障来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而所谓共建,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3]。

      民生与民主关系既是参与式民主的核心问题,也是共享发展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都是注重实际效果的,即使一些国家按照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的民主标准,建立起民主体制,也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民生需求等方面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民主的成果,徒有其表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没有民主的民生也是不可靠和不能持久的。

      当然,民主与民生的关系并非单向逻辑,民主的发展有助于民生的实现,民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民主的进步。以民生促民主与以民主保民生,是一个钱币的两面,不应该厚此薄彼。正如林尚立指出的:“民主不论以哪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都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撑,这个经济基础不仅要支撑每个个人,而且要支撑整个国家。不论个人,还是国家,一旦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基础支撑,都将直接威胁民主。”[4]在任何民主国家,民生都是民主的基础。而且,民生绝不只是传统的吃饭、住房等问题所能涵盖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既意味着人们的物质条件的改善、社会财富的公平正义分配,还意味着权利的保障和平等的服务,从而使社会成员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诚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P4)这种民生对收入增长、公平正义和平等尊严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价值的更高追求,也驱动和呼唤着民主的到位,从而为民主进步创造了条件。同时,民生的改善以及更公平更全面地共享发展成果,也对民主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进而呼唤和驱动着民主的发展和到位,为民主的成长提供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