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帕累托改进

作 者:
姚洋 

作者简介: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政治哲学的目的是构建关于美好社会的抽象理论。出于对自洽性的追求,每种理论都只强调一种人类价值,在实施层面,这往往导致意识形态之争。帕累托改进是一种可操作的分配正义原则,它在不损害其他价值的前提下增进一项或多项价值。它放弃对全局性的抽象理论的构建,着眼于对社会的局部改良,目标是渐进地增进人类价值体系中的每种价值。为此,帕累托改进在抽象的分配正义理论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6)10-0044-11

       一、前言

       政治哲学的核心是为美好社会构造一个合意的正义原则。在边沁和密尔提出功利主义理论之前,正义由自然主义所主导,其结果往往是对现存制度及其分配结果的无条件肯定。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旧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人们被迫开始在生人社会里生活,因此必须解决如何和平相处的问题。自然主义已经没法胜任这个任务,因为变革已然成为主题而不是特例。边沁和密尔在提出功利主义原则的时候,仍然带有很重的苏格兰经验主义的痕迹;20世纪中期以降,多数正义理论都带有强烈的建构主义色彩,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和海萨尼重构的功利主义更是直接以契约论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如同自然科学理论一样,建构主义需要从极其少量的公理出发,构建自己的正义理论。这些公理往往是人类在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价值,但不可能囊括全部人类价值,原因是,不同的人类价值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因而可能是完全或部分相互冲突的。这样,不同正义理论之间的争论最终归结为它们所采纳的公理之间的争论;由于这些公理各自反映了人类所推崇的价值的一些面向,这样的争论就永远无法获得结论。

       本文关注现实中的分配正义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分配角色,社会已经不是面对要不要政府的问题,而是如何让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伸张社会价值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任何现有分配正义理论都无法单独胜任对公共分配的指导任务,现实中的分配最终只能留给政治过程来决定。尽管由此引起的意识形态争斗对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破坏,割裂了社会。本文的目的,是寻找一个足以指导日常公共分配的薄版本的分配正义原则。“薄版本”的意思是,它对各种人类价值一视同仁,不在冲突的价值之间做出抉择,并尽最大可能推进各种价值。本文发现并论证如下的帕累托改进原则:如果社会在不削弱其他价值的前提下增进一项价值,则社会发生了帕累托改进。

       在福利经济学里,帕累托改进指的是在不损害其他人的前提下改善某个人的福利的资源配置变动,它的分析单位是物品(善),考察的是物品在人群中的分配。在本文里,分析单位变成了诸如平等和效率这样的价值,但不考虑它们的分配问题。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帕累托改进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个局部原则,关注一些、甚至单项价值的改进,而不涉及对社会的全面评价;(2)它是一个动态原则,关注社会的变化,而不是对社会的静态评价;(3)它具有可实施性,容易在各种力量之间达成平衡,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变革和稳定。它是一种务实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在抽象的政治哲学理论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文的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讨论现有分配正义理论在理论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它们对人类价值的表达;第三节为帕累托改进的阐述做一些准备工作;第四节论证帕累托改进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可行性;第五节讨论起点和路径问题;第六节总结全文并简要探讨帕累托改进在当前中国的适用性。

       二、分配正义理论与人类价值

       本节将以五种分配正义理论为例,说明它们都可以回归到它们所秉持的公理,即人类价值的某个面向。这些面向都是值得追求的,但却不是完备的,因而,如果在现实中只实践一种正义理论,则一个社会就不可能完整地实现人类的价值。

       (一)功利主义

       直到19世纪末,英国和欧洲大陆流行自然主义的政治哲学观,许多当时知名的知识分子把无产者悲惨的处境归咎于无产者自身缺乏工作和道德热情,德行被认为是获得人类福祉的唯一保障①。这种观点显然不能说服那些被市场竞争扫荡到最底层的工人、农民以及同情他们的知识分子,工人运动应运而生。功利主义试图在自然主义基础上前进一步,对资本主义分配形式和结果给出一个基于社会整体福利的评价。它将社会的终极目标(社会福利函数)定义为最大化全体民众的福利总和。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这个目标具有道德感召力;但是,从个体角度来看,它则容忍人与人之间分配的不平等。功利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意义在于,最大化民众的福利总和契合了资本主义的逐利精神,同时,它要求民众在自我诉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压抑自我诉求。但是,普通人为什么要同意这样一个理论呢?边沁和密尔没有能够为功利主义提供个体层面的理论基础。这个工作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海萨尼完成。

       海萨尼②采取了契约论的进路来论证功利主义的微观基础。他假设个体回到原初状态来选择美好社会的分配原则。原初状态和现实之间隔着无知之幕,人们不知道未来自己在现实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他们需要决定,一旦现实降临,他们用什么样的原则来评判现实分配方案的合意性。以经济学的角度观之,这是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个体的决策应该采纳期望效用准则来指导这个原则的制定。由于每个个体担当任意一个角色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因此,期望效用准则就要求个体最大化所有角色的福利的平均值;在角色个数固定的情况下,这也相当于最大化所有角色的福利的总和。当无知之幕被揭去、现实降落之后,这就变成了功利主义原则。

       海萨尼的理论构建是成功的,但他没有解决功利主义的一个致命弱点,即要求个人之间的效用(福利)是可比的,或用森的话来说,就是要求个人使用相同的效用(福利)单位。然而,效用(福利)往往是一个心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有衡量单位存在,更无从谈个人之间的比较了。另外,海萨尼也没有解决功利主义所蕴含的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和个体福利之间分配不均的冲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