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就业师范生面临问题与有关政策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师教育研究;方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师教育研究。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的教师供应呈现三大新现象:教师供应数量得到明显改善;教师供应的城乡差距日益凸显;教师供应学科间的结构性差异愈发显现。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2007年在我国试行并逐步推广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资助政策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和解决我国教师供应面临的新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强资助政策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通过明确师范生的就业区域与就业学校名单,定向引导师范生未来就业的学科,并为去农村从教师范生的个人发展定向,从而实现资助的效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9 期

字号:

      师范生资助政策的实施需要立足于本国教师队伍供应的现实状况。通过出台不同的师范生资助政策从而引导和调节师范生就业,是各国政府为了保证本国教师数量与结构的稳定而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师范生资助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1949年至1997年的免费加助学金政策时期;1997年至2007年的收费加混合资助政策时期;2007年至今的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时期。目前我国师范生资助政策的现状是:部属师范大学全面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地方也积极尝试和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1]。2007年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立足于我国教师供求的现实背景,而今我国教师供求现状相较于2007年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呈现出新的现象与特征。那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否仍能适应目前我国教师供应呈现出的新现象与新特征呢?是否仍能有效引导和调节师范生就业,进而实现改善我国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的目的呢?如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需要调整,应该如何调整呢?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部分特别指出要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足见目前回答上述问题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文章将就这些问题予以探究和解答。

      一、当前我国教师供应呈现三种新现象

      师范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本国的教师队伍供求现状。2007年我国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资助政策是为了应对我国师范专业报考率低、师范生不愿意从教等问题,目的是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来全面持续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可以说2007年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我国教师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市场不景气,加上我国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2],如今我国教师供求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并呈现新的现象。

      (一)教师招录比逐年攀升

      在大学生就业越发困难的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已经成了横亘在许多大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确保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了许多大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教师职业因为其稳定性强、工作待遇有保障等因素,成为大学生们热衷追逐的对象。一方面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开始热衷于报考教师资格证,为具备从教资格做准备。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近三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为例,2012年非师范专业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比例为48.2%,2013年为54.7%,2014年为61.2%,非师范专业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热情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师范专业学生从教意愿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作者曾纵向调查了某师范大学师范生近三年的从教意愿,2012年该校70.2%的师范生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毕业之后从事教师职业,2013年该比例为79.1%,2014年为84.8%。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师范生愿意毕业之后从事教师职业。

      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年教师招考热作为新的社会现象开始在各地频频出现,相关的新闻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仅以我国中部地区H市近三年教师统一招考的报录比情况为例,2012年报录比为8.9∶1,2013年报录比为10.3∶1,2014年报录比为12.1∶1,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此我们就可以窥见当前我国教师招考的火热趋势。在教师招考热的背景下,我国教师供应数量相比于以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农村学校教师供应远落后于城市学校

      教师招考热的兴起使得我国教师供应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往教师供应整体上相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但是这种供应充足以及岗位吸引力增强的背后却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由于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师范生们在教师招考时往往更愿意报考城市地区,而不愿意报考农村地区。同样以作者调查的H市为例,2012年该市教师招考城市学校的报录比为13.8∶1,而农村学校的报录比为2.8∶1;2013年城市学校报录比为14.7∶1,农村学校为3.1∶1;2014年城市学校报录比为16.3∶1,农村学校为3.3∶1[4]。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学校在教师供应上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而且呈现出差异逐年扩大的趋势。而部分师范生之所以愿意报考农村地区学校,并且报考人数还呈现出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当前教师招考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害怕自己考不上,所以选择了报考竞争压力相对较低的农村教师岗位。而相较于报考城市地区学校的师范生而言,这部分师范生往往在学业水平与能力上相对薄弱。作者在对部分报考农村学校的师范生进行访谈时,他们均表示是因为对自身考取城市教师岗位信心不足,才退而求其次选择报考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乡教师供应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师供应的数量上还体现在教师供应的质量上,农村地区的学校在两方面均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因而,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师范生去农村地区从教,应该成为我国师范生资助政策所关注的重点。

      (三)教师供应学科失衡严重

      除了教师供应的城乡差异外,当前我国教师的供应还存在学科上的结构差异问题,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数量供应上存在巨大的差距。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学科的教师供应较为富足,而体育、美术、音乐学科的教师供应相对短缺;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学科教师供应充足,而体育、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供应相对紧缺;高中阶段政治、地理、生物、艺术、历史、体育、信息技术的教师供应相对短缺,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师供应却过于充足。在许多中小学校教师总体上不缺编,但是学科结构性缺编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某一科或几科教师人数偏多,而有些科目却缺少专业对口教师,往往只能通过教师跨科兼职或请代课教师来弥补。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为缺少专业的学科教师,英语、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规定性课程常常无法正常开设。作者曾经对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培训的一期教育局局长和校长们进行开放式访谈,询问他们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师的学科配置结构情况。83%的局长和校长普遍表示其所在地区或学校存在教师学科配套失衡问题,往往是主要学科的教师供应充足,而其他学科的教师供应紧张。其中一位Z校长更是表示,其所在学校已经连续5年招聘不到专业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由此我们可以洞悉当前我国教师供应中学科失衡的现状。随着教师供应数量整体上得到明显改善,供应充足之下的学科间结构性差异愈发显现,并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