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5)06~0088~06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学界围绕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众多学者对收入分布和区域不平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研究维度:一是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划分单位,考察省际间的收入差距①;二是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研究三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前者研究发现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在1978~1990年间下降以及1990年以后提高的V字型变化轨迹。后者认为我国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②。此外,林毅夫、李实、薛进军、高帆③等对于地区收入差距的结构分解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收入分配规律的理解,并厘清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成因。但对于建国前中国地区内部和居民内部的收入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鲜有报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数据的限制。同样,由于国内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建国前中国农业雇工收入的微观调研数据,也没有关于农村居民工资的微观数据,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农业雇工工资和收入差距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20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第一个高潮期。当时的农村经济不管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营方式方面,还是在农村经济构成、农民生活状况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大批有识之士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实践活动和理论主张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当时社会,其中卜凯教授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任职期间组织开展的大规模农村经济调查为基础形成的两部巨著《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不特材料丰富,持论亦复公允,盖一切论断完全根据于调查所得之数字,故其准确程度,远非一般仅能代表个人观感之著作所能同日而语也”④。对于卜凯的农村调查,国内外很多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梁方仲曾言:“它是该领域的第一个研究,第一次试图如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这样一个深广的课题”⑤。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希望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卜凯及其关于中国农村的调查和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围绕卜凯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⑥。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卜凯调查数据电子化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组已整理完善的卜凯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资料中,有关不同地区农业雇工收入数据,成为研究该时段中国农业雇工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史料。笔者不揣浅薄,拟利用此部分调研数据,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方法和非参数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着重描述20世纪3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农业雇工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情况,并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业雇工收入分布趋势上探寻形成地区差异性的具体原因。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主要研究方法 基尼系数作为国际通用的反映统计差异性的指标,可以静态地反映一定时期诸多因素集合作用下的各个组成部分收入差距的总体均等或不均等情况,通常被用来测量收入、消费、财富和任何其它实物分配不均等状况。较早对基尼系数进行估算并用于分析收入差距起源于Gastwirth(1972)⑦,之后Yao(1999)⑧等人给出了分组数据条件下基尼系数的上下界并且对基尼系数测量方法不断更新,使基尼系数测算更加科学合理。 本研究采用Yao(1999)提出的一种直观简便的计算收入基尼系数方法来测算地区间农业雇工收入基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基尼系数作为国际通用的指标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基尼系数的变化是相对于各个地区收入分布的变化而言的,它无法描述收入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动态变化情况,也不能反映收入差距的结构变化情况。而Quah⑨提出的分布的动态方法却弥补了这个不足。分布的动态方法是将区域间的收入分布格局视为某种概率分布,使用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来描述其分布形状,着重研究这种概率分布在长期发展中的动态趋势。在分布演变过程中,区域间的经济体会向不同的峰值聚集,产生“极化”现象。分布动态分析法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其最显著的优点是不需要假定收敛的形式或者设定收敛的条件,可以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分布图来描述区域间差异的变化。 本文将引入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用于揭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业雇工收入水平的分布状况。在进行核估计时,为便于分析需要将数据进行正态化。本文选取
与
之比的对数值作为一个变量
来对数据进行正态化。其中
表示农业雇工收入各地区i的人均各项指标值,
表示全国农业雇工收入的人均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