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建军,河南南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7 冯建军(1969-),男,河南南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话语不只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工具,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全球化时代,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权力与地位。中国教育学应该具有中国的话语体系,但考察中国百年教育学建设的历程,教育学一直存在着中国话语的缺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中国教育学对西方的依附状态,使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是教育学中国话语的四个要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教育改革与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与西方理论的对话,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策略。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5)08-0001-08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都会打上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烙印。黑格尔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1]因为话语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是外在身份和内在精神的表征。所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对于打破西方教育学的话语霸权,确立中国教育学的话语权,推动中国教育学“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育学的中国话语涉及应然、实然与可行三个方面。在应然方面,需要回答教育学应不应该存在中国话语?在实然方面,需要回答教育学有没有中国话语?在可行方面,需要回答如何建立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本文试图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回答。

      一、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合理性

      教育学是一般的,还是有本土的?是否存在本土的中国教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教育学性质和功用的断定。如果认为教育学是同物理、化学一样的科学,科学没有国籍,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揭示的规律,不应该有国别之分,不存在着中国物理学、中国化学,显然也不存在中国教育学。但教育学不是自然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育,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活动。任何教育都是属于特定国家的教育,国家的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只存在美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等国别教育,不存在人类的教育,因此,教育学只能研究美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不同,它们发生的社会—文化场景也不同。因此,对它们作出解释的教育学也不应该相同。再说,教育学存在的功能不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还要为教育提供规划和指导。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问题不同,教育学只能针对特定国家所必须解决的特定问题提出来,教育学所提供的指导也不可能相同。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只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具有浓厚的本土性。这就是本土的中国教育学存在的合理性。

      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规律,有国别之分、时段之分吗?如果将发展教育学的努力寄托在寻求本土性而不是追求一般性上,会导致教育学科学性的弱化。这种认识把教育学的一般性和本土性对立起来,或以科学性否定本土性,或以本土性否定一般性。其实,强调教育学的本土性,并不能否定教育学的一般性。不管是中国的教育,还是美国的教育,都是教育,都有着教育自身的规定性,有着教育自身的逻辑。因此,不能无限地夸大教育的本土性,而否认教育的一般性。德国教育学家本纳论证了普通教育学存在的可能性。普通教育学,既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即“普通教育”之学;又是具有普遍性的教育基础理论,即“普通的(普遍的、一般的)”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超越了某一国家的本土教育学,它“以根植于人类行动本身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重新提出教育实践基本结构和自身逻辑的问题”。[2]教育作为人类的总体实践,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能够超越国别的局限,是由于它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采用了人类行为学的定义,建立了一个可确定为人类共存基本现象的各个实践领域的理性概念,着眼于行动问题的普遍适用性。[3]

      本土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存在着中国教育学、美国教育学,也存在着普通教育学。从逻辑关系上看,国别的本土教育学先于普通的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概括教育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是对各国教育学共同性的概括。因此,中国教育学不应是普通教育学的“中国应用”,而应是中国教育问题之根本上的解决或中国教育根本问题之理论,是“中国教育”之学。当然,这里的中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中国的教育学不一定诞生在中国大地上,但一定诞生于中国文化中。即便是海外华人,只要认同中国文化,也可以建构中国教育学。相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人,缺少中国文化的根和魂,即便是用汉语写出来的教育学,也难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

      二、教育学中国话语的缺失

      1.教育学“娘胎”里中国话语的缺失

      中国虽然具有悠久的教育历史,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但缺少教育学,使得20世纪初师范教育诞生,需要教育学时,只能临时从西方引入,以应教学急需。这正赶上“西学东渐”的浪潮,使教育学的引进也成为西学东渐的产物。因此,中国的教育学不是内生的,而是从外引进的“舶来品”。

      为什么具有悠久教育历史和丰富教育思想的中国,没有产生作为学科的教育学?这不是因为我们缺少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而是因为缺少学科(学术)思维。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思想,教育学是教育思想的形式化表达。中国有教育思想,但缺少教育学,概因为中国的学术不在于“事”,而在于“人”。钱穆先生说,学问有三大系统:人统(核心是学习做人)、事统(以事业为学业系统中心)和学统(以学问本身为系统)。“中国学问都自第一系统递进而至第二、第三系统。而西方则似正相反,可谓乃是第三系统为主,乃自第三系统而逆归至第二、第一系统者。”中国的学术“以人为学之中心,不以学为人之中心”,学问不在于专注事,而专注人,尤为人之德性。[4]中国人的学术传统始终逃不出第一、第二系统之精神渊源。西方的学术系统与人无关,乃把第三系统视为学问之正宗,这和中国的观念不同。学科是西方学术建制的产物,反映的是西方科学理性的思维,建构的是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国文化不是理性文化,而是道德文化,因此,中国不乏教育思想,但没有产生教育学的土壤。师范教育兴起,需要教育学时,我们只能借助于外来的方式引进与移植。但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引进的是西方人的思维和话语体系,造成教育学在“娘胎”里就缺少中国话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