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转型理论:研究路径、评论及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伟玉,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候选人,2011年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电子邮箱:zhangwy08@139.com。

原文出处:
国际政治科学

内容提要:

民主转型研究贯穿20世纪以来整个西方政治学领域。通过梳理和总结,笔者发现民主转型理论的发展,基本因循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维度,并以结构和行为主体两个研究路径展开,不同的路径、维度和变量构成了不同的解释逻辑,发展出了众多民主转型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前,民主转型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国内因素,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国际因素在民主转型中的作用。尽管国际因素有成为研究主流的趋势,但以国际因素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研究还是面临理论性和解释性欠缺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是对国际因素的概念缺乏清晰界定;二是国际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三是对国际维度研究路径缺乏整体把握;四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对民主转型研究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无法割裂,应对其给予同等对待和重视。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字号:

       一 前言

       20世纪以来发生了三波民主化浪潮,第一波发生在1878~1926年,第二波发生在1943~1962年;第三波始于1974年葡萄牙军事政变,席卷了南欧、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①整个20世纪全球民主的平均水平呈现出三个高峰(见图1)。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在缅甸、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和乌克兰等国家发生和发展的政治变革,以不同方式宣告了又一波政治转型的到来。因此,对整个20世纪及21世纪初的民主转型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显得非常必要,这对于解释新出现的案例和民主转型理论的发展及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图1 20世纪全球民主的平均水平(1900~2000年)

       资料来源:Seva Gunitsky,“From Shocks to Waves:Hegemonic Transition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8,Issue.3,2014,p.562.Measured as the global average of the Polity IV index,rescaled from 0 to 100。

       民主化研究从政治发展理论,经由民主转型理论,到近来的民主巩固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主化研究体系。②近些年对民主化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民主转型、民主巩固和民主质量三个领域。目前国内关于民主转型理论的综述性文章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仅从某一具体的理论流派入手,探究理论内部的发展逻辑;③二是要么只从国内维度,要么只从国际维度进行回顾;三是对国内维度和国际维度不做区分;四是没有对这两个维度进行整合性的回顾。民主转型理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国内对民主化理论梳理的“碎片化”现状,使得民主转型理论呈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本文尝试弥补这些不足。

       本文第一部分为前言,简单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及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论述民主转型理论的研究路径,以及这些理论在路径内各自的发展。第三部分介绍民主转型理论研究的国际维度和国内维度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联结。第四部分对民主转型理论研究路径进行评论。第五部分是对民主转型理论发展的论述。第六部分是对本文的概要性总结。

       二 民主转型理论研究的路径

       关于民主转型的理论,学界主要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进行归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组合。普沃斯基(Adam Przeworski)将其分为“宏观取向”和“微观取向”两类,他认为宏观取向的研究注重探寻客观条件,如经济和社会条件等;微观取向的研究注重政治本身而非政治之外的条件,集中于政治行为者及其战略,强调利益和洞察力,把问题看成是关于可能性和选择的问题。④普里德汉姆(Geoffrey Pridham)和塔图·范汉伦(Tatu Vanhanen)将其分为“功能学派”和“起源学派”,功能学派包括强调经济因素的现代化取向和强调阶级权力变化的结构取向,起源学派强调精英选择的转型取向。⑤波特(David Potter)将其归为三类:一是现代化研究途径(modernization approach),强调许多有关现行的自由民主或成功民主化所必有的社会与经济因素;二是结构研究途径(structural approach),强调有利于民主化的权力结构变迁;三是转型研究途径(transition approach),强调政治过程及精英的开端与选择,以解释威权统治迈向自由民主的原因。⑥施米茨(Schmitz)认为,现代化理论可以被视为结构取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将其简化为结构取向途径和行为者取向途径。⑦

       借鉴施米茨的分类,本文将民主转型理论划分为结构研究路径和行为主体研究路径两个类别。但无论如何归类,这些学者都是用社会与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变迁、历史遗产、阶级和民族、权力结构、政治制度、政治领导和国际环境等变量来解释民主转型发生的原因和条件。⑧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关于民主转型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国内因素,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国际因素在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这可以以1990年作为分界线。⑨通过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民主转型理论基本因循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维度,通过结构研究和行为主体研究两个路径展开发展,其中国内因素包括国内结构和国内行为主体,国际因素包括国际结构和国际行为主体。不同的维度和变量,构成了不同的解释逻辑,发展出了众多丰富的理论。下面分别从结构研究路径和行为主体研究路径的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逐一进行分析,勾画出简略的民主转型理论研究谱系(见图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