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崛起,正在从一个世界大国向着世界强国崛起。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也是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定的一种态势。事实上,对于许多国人而言,“成为世界强国”已经不只是一种愿望与决心,而且也成了一种信念与信心。然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思考一下,“成为世界强国”对教育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也许,我们几乎不用思索立刻便可回答:“成为世界强国”意味着中国的教育也必须矗立于世界教育之林,意味着中国也必须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这样的回答自然没有错,因为其中的逻辑简单而清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的“强”不会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全面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不可能只是一个经济强国,或者只是一个政治强国、只是一个军事强国、只是一个文化强国、只是一个科技强国等等,但却偏偏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偏偏是个短板。这是说不通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换言之,教育强国乃是世界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于是,问题也就随之产生:究竟什么叫“教育强国”?或者说,教育强国的标志究竟是什么? 也许,我们依然几乎不用思索立刻便可回答:教育强国就是政府教育投入在GDP中的比例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生均教育经费名列前茅;教育强国就是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以上;教育强国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的普及化水平;教育强国就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都在大学本科以上、高中教师的学历层次都在硕士以上、大学教师都有博士学位……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属于规模、比例、结构等范畴的指标都是以一些所谓硬碰硬的数值来表示的,它们反映着“教育系统的含量”(以下简称“教育的含量”)。借用综合国力研究中常常使用的“硬实力”(hard power)[1]这个概念,不妨就将这种“教育的含量”称之为“教育的硬实力”。① 教育的硬实力自然十分重要。其原因至少在于:第一,教育的硬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到底能为适龄儿童与青少年提供多少教育机会。一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的国家,其为适龄青年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自然多于毛入学率只有6%或者16%乃至26%的国家。第二,“教育的硬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到底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条件。一个初中阶段生均公用教育经费达到500美元的国家,其能为在校初中生提供的教育条件显然会好于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只有50美元的国家。第三,“教育的硬实力”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在两个国家都需要50%以上的高中生毕业后成为技术工人的情况下,一个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全部高中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达到50%的国家,其职业教育对于国家技术工人数量需求的满足程度显然要高于这一比例只达到25%的国家。 教育的硬实力并不等于就是“教育综合实力”,因为制约着教育综合实力的,除了教育的硬实力,还有“教育的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最先提出,[2]我国教育工作者把它运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的软实力”的概念,用来指称师资力量、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等等。说法各种各样,但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都属于教育的“功能性的”范畴,都指向“机制、体制、理念和方法的问题”。[3]若将教育的软实力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则“权且”可以推断:在教育软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教育的硬实力越强,“教育综合实力”也就越强。 对教育的软实力进行系统分类并细致分析是一篇很大的文章,这不是本文的任务。笔者此处的关注重心是在教育的软实力中具根本意义的一种核心要素,即“教育的品质”。可以说,教育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品质。大体来说,教育的品质优良,教育的软实力就强;教育的品质低劣,教育的软实力就弱。 于是,问题再次随之产生:如何评价教育的品质? 笔者以为,对教育品质的评价需要基于“教育的原点”,需要在“育人”这样一个教育的原点[4]上来评价教育的品质。即是说,评价教育具有怎样的品质,说到底是要看教育是不是在努力育人,是不是在努力把学生培育成为真正的“人”。②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第一,教育是不是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真人”。 何谓真人?真人首先是“纯真之人”。纯真之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嘴上怎么说,行动上就怎么干;纯真之人阳阳光光,坦坦荡荡。真人还应是“求真之人”。求真之人对揭示自然现象的奥秘感兴趣,对追问社会问题的真相感兴趣,对探索人类发展的真理感兴趣。 什么样的教育能够培养这种纯真之人与求真之人?笔者的回答是“自由的教育”。只有自由的教育,才会推崇学生的纯真,才会鼓励学生去求真。有品质的教育、品质优良的教育,不能不是自由的教育。 我们敢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是自由的教育吗?我们的教育本身有没有常常在自觉不自觉地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有没有常常在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真相、远离真理?这是需要我们悉心检视的。 第二,教育是不是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人”。 什么叫善人?善人必定是“容人之人”。容人之人懂得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的不只有自己,而且有他人;轻视他人、忽视他人、无视他人乃至鄙视他人,到头来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存。因此,容人之人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倾听他人的表达、理解他人的选择、包容他人的风格。善人也应是“爱人之人”。爱人之人是高于容人之人的一个境界。爱人之人对于他人有爱怜之心与爱护之心,有助人利他之乐与奉献社会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