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及其教育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姜亚洲,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黄志成,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60年代起,多元文化主义一度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整合少数族群的政策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也随之兴起。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政策实践都受到批评,由此逐渐衰退。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多样性教育的目标由此转变为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公民,公民教育相应加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则成为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核心内容。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5)05-0026-05

      “二战”之后的全球化浪潮,给西方很多国家带来了族群构成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随之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其核心在于怎样整合少数族群,同时给予少数族群以公平的机会和待遇。20世纪60年代,针对文化多样性问题的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并一度成为很多国家整合少数族群的政策取向,甚而具备意识形态特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政策取向都受到了广泛批评,尤其在欧洲国家遭遇的批评更为强烈。直到近期,欧洲各国政府首脑不得不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失败。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之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实施证明了这一点。当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陷入衰退,必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共存共荣:多元文化主义的幻象

      (一)少数族群权利的声张——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尊重和认可文化差异,让少数族群能够享受与主流群体同等的权利;同时,鉴于少数族群的弱势地位,强调应对少数群体的权利给予特别保护;最终实现少数族群与主流群体在多元文化下的共存共荣。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对普遍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的批评,体现了女性主义、黑人政治、后现代思潮以及批判理论的影响,本身不是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而且也因学术视角及政治立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流派。例如,以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a)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以玛丽恩·杨(Marine Young)和詹姆斯·塔利(James Tully)为代表的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以亚瑟·施莱辛格(Arthur M.Schlesinger)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以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和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1]但是,不同流派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共同的逻辑起点——文化差异,也诉求共同的现实目标——文化平等;它们都描绘出一幅相同的幻象,即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尊重和认可少数族群对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因此达到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各种流派之间的差异在于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一目标。[2]

      (二)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整合模式

      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兴起之前,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整合政策是同化少数族群,典型如美国的“大熔炉”。同化论认为,为了融入社会,少数族群成员应该放弃原有的文化认同而融入主流社会,接受所在国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文化主义是在批评同化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多元文化主义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荷兰,这些国家的族群结构以及少数族群的来源都有差异,本国主流群体对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也大不相同,因此整合模式也不一致。但各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都是基于这一共识:在反对同化论的基础上,倡导尊重少数族群保持其特有文化认同的权利,提倡对“差异”的尊重和补偿。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扩张及其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所含涉的对象不仅包括移民或有色种族,而且还包括了不同阶级、女性、同性恋、残疾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高举“多元文化主义”的旗帜,要求主流群体尊重和认可基于群体的“文化”差异,获得与主流群体成员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台湾学者张建成称此现象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巨伞论”。

      诚然,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要求得到主流群体的尊重和认可、声张自身权利的诉求应当得到拥护。但是,这样的诉求以“文化”为名,却“没有认识到‘文化之外’的社会机制、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3]而实际上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是由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所致。此外,每一种文化群体中成员的文化认同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比如作为弱势群体的白人女性同时是主流群体成员,而强调群体权利的多元文化主义无法应对这样的内部多样性。因此,文化群体成员身份的合理认同就成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死结。

      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衍生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假设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教育领域的衍生,不过其基本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儿童学会容忍和尊重差异,进而促进社会平等。如同多元文化主义一样,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因为关注重点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克里斯汀·贝内特(Christine Bennett)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流派》一文中,将多元文化教育分为课程改革、社会公平、多元文化能力和公平教育四大流派。[4]

      这些不同流派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于下述假设:(1)当前课程反映的是主流群体的文化,少数族群文化被压制,另外,儿童的学习风格也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却没有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成为造成少数族群儿童学业失败的主要原因;(2)少数族群文化不受尊重,少数族群儿童的文化认同不被学校教育所认可,因而造成少数族群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3)少数族群的历史贡献没有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因此少数族群儿童没有从教育中获得自我价值和自尊;(4)教育机会公平、参与公平和学业成就公平是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