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5)04-0018-06 课程资源通常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1]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而言,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并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迅速在我国教育界达成广泛共识。以此为契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各类网络精品课程,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性机构也纷纷推出了不同定位、特色鲜明的学科课程资源网站,而以共建共享为宗旨的校际网络联盟则不断通过优势互补来为其成员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资源服务。近年来,慕课平台高调崛起,加速了课程资源的跨国流动,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呈现出高协作性、高交互性、高选择性和高辐射性的特点。 纵观如火如荼的变革性实践,毋庸置疑,不论多元化的主体以怎样的身份和怎样的形式展开探索,课程资源建设活动归根结底都必然是基于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再开发与再创造。那么,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化网络日臻成熟的当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将面临哪些现实的机遇?未来,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课程资源的建设又将如何迎来下一个制高点呢? 一、聚焦“大数据”:课程资源建设的趋势解析 近年来,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从主要追求数量累积转向了对育人实际效能的高度关切,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一些资源建设主体开始积极尝试通过对用户“行为脚印”(包括资源点击量、资源性质、资源形式、登陆时长、点播频率、讨论话题等)的捕捉、记录与分析,努力将大量的行为数据经由量化处理转化成为重要的前瞻性信号,然后以此信号释放的教育信息为依据来规划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活动,并指导后续的加工、完善过程。从长远来看,这种由大数据技术参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代表课程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推动课程资源的高效数字化。那么,这场由大数据引领的课程资源建设的变革性行动是何以可能、又是何以可行的呢? (一)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是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从一般意义上讲,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活动需要满足两方面的基本前提:“一是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传统教育技术无法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即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必要性;二是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关系上,信息技术比传统教育技术更有优势,具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2]当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建设亟待以系统性思维全面综合地解决资源数量、资源类型、资源质量以及资源高效扩散与有效利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新型技术介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而言,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与传统技术相比,大数据技术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洞见”,[3]其所具有的“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4]的突出特性不仅能够为满足课程资源建设的上述需求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为优化开发机制、降低建设成本、打通协作门槛、改进使用效能创造重要的技术条件。可见,搭乘“大数据”的顺风车,是基于对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现实需要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初步形成 多年来,经由“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铺设基本完成,开始步入优化升级阶段。如今,广泛渗透的社交网络、日趋完善的物联网和多样普及的智能终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信息流通的方式,而与课程相关的海量结构化数据(如Excel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在云计算的统筹下正在逐步实现全面整合、集中管理与分布访问。正是以此为基础,以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得以彰显。可以说,大数据应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已基本得以奠定。此外,由于“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5],而新的人类环境又绝不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它同时也是思想观念意义上的。2011年之后,“大数据”效能在商业运作、金融服务、公共管理、医疗保健、交通运输、传媒通讯等众多领域迅速得以显现和释放,身处大数据时代的课程工作者势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大数据思维的浸润。因此,从教育自觉的宏观层面考量,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规划课程资源的顶层设计和开发流程也已具备了基本的思想文化条件。 (三)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实践样态初露端倪 在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早期阶段,资源建设主体集中解决的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容量和存储问题,即如何将上传至服务器的文本、图片、课件等资源有序地归类整理并排列呈现出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发起开放课件运动之初的几年时间里,主要通过网络向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免费的、可检索的讲义笔记、教学大纲、参考书目、专业课表等内容;此后,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处理能力以及带宽的不断提高,该学院和众多加盟大学开始携手将大量的音频、视频文件纳入课程资源系统中,由此课程资源数量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数字化资源的积累并不能自然激发出所谓的“大数据”效应,大数据的重心在于通过数据挖掘来发现规律,预测未来。对于课程资源的建设而言,“数据发声”是近几年才备受关注的事情。当下,不仅国际知名的慕课运营平台Udacity、Coursera及edX,而且国内很多资源开发机构、区域性的校际联盟或校企联盟都已经搭建分布式数据库或是采用分布式资源服务器,这使得课程资源拥有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强的可扩展性和更高的并发访问量;以此为基础,资源开发主体对课程资源使用行为的数据跟踪也已远远突破单纯的点击量统计和登陆时间统计,而是包括了对使用者停留时间、回播频率、发帖主题、出错概率等更加多维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测量与记录,这为资源的后续加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尽管受到教育特殊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等条件的制约,“大数据”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已经不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