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对人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非常重要,为了使人们对自信的理解更加精确、深刻,并有意识地对自信获得途径和表现方式进行合理调节,从而更好地建构适合自己的真实的、建设性的自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很有必要对自信进行分类解读和深入揭示。 一、自信的含义和类型划分 人们经常互相鼓励要自信,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充满自信。那么,什么是自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相信自己”。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简单,给人留下很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容易产生误解,带来诸多不利。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信,更加自觉地争取自信,获得更有价值的自信。笔者尝试着解读自信,并对自信进行分类。 (一)自信的基本含义 从字面上看,“自”即“自己、自我”,“信”即“相信、信任、信赖”;“自信”即“自己相信、信任自己,或信赖自我”。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信的理解也是“相信自己”,既包含个体整体上全面地“相信自己”,也包含个体就具体的学业、人际、意志、品德、身体、性格、特长等方面对自己的“悦纳”、“认可”而“相信自己”。[1] 关于自信,国内外学者也给出不同定义。比如,马斯洛(Maslow)认为,“自信是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库珀史密斯(Coopersmith)认为,“自信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施罗格(Shrauger)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2]黄希庭认为,“自信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车文博认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向。”燕国材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3]车丽萍认为,自信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4]国内外学者对自信的不同侧面关注与强调,反映了自信的内涵丰富和表现多样。 综上所述,自信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概念建构,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表明了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包含了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具有正向积极的“我能……”、“我是……”、“我有……”、“我敢……”等几种逻辑。具体而言,自信是一种认为自己是对的和拥有能力的感觉,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体验,是一种对自我身份、地位和价值的肯定性判断,也是一种能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信念。 (二)自信的类型划分 自信是随着主我与客我相分离,随着个体自我意识和元认知的发展,通过与社会、他人互动,并经过社会比较、自我比较和对自我的概念建构等过程而逐步形成。它有一定的动力来源和行为表现,并体现为一定的价值追求。由于主体不容易直接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而必须通过主体建构物(自己所是和所有)来理解和把握内含于其中的自我能力与价值。这就使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建构物。通常来说,自信通过拥有知识与技能、体验成功与收获、展现个性与特长、满足需求与欲望、形成思想与观点、获得权力与财富,以及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赞扬、推崇等加以转化而增强。 自信与自我认知评价、能力水平和理解感受关系密切,随着个体生活世界的扩大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建构便不一样,自信的来源和表现、性质和意义也就不一样。依此,可以把自信分为两类:因是自信和因有自信。因是自信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使知识、经验、技能等与自我天性相融合,并把人类先进文化内化为自身素质,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生成的自信。这类自信主要产生于个人独特的能力、人格、品质、思想、精神等内在方面,并信仰真理、追求自我超越,其主要是基于自己本身所是和对自我的理性认同,即我以我是什么而自豪。因有自信是指个体把教育传授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观念纳入自我概念,并认为自己能够拥有社会认同的能力和占有大众追求的东西而实现的自信。这类自信更多受自己拥有的财富、权力、声望、身份、头衔等外显方面的影响,并热衷功利、追求比较优势,其主要是基于自己所拥有和对自我的主观判断,即我以我拥有什么而骄傲。 二、两类自信的主要区别和表现 自信是人的美好存在的现实需要,每个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去争取。如前所述,个体在争取自信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类自信,虽然彼此有很多共同表现,但其内涵却不完全一样,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的区别。 (一)自我确证的来源上侧重不同 因是自信的自我更多是理智的自我、纯粹的自我、本真的自我,是与社会、他人具有共同利益的自我。这种自信中的自我在个体认同方面以理性思考独立判断、内在生长为根据。一方面,“我是我的经验、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决定、我的判断,以及我的行动主体。自我感先行认定,我的经验属于我自己,而不是某种远离我的东西。”[5]p117另一方面,我是立足于人性的彰显和真知灼见的形成,并与科学、真理相联系的自己,是独立的、理性的自我。在这种自信中,我对自己的存在本身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我是自己力量的中心,是自己行动的主体;我欣赏自己的个性特征,喜欢自己的审美情趣,赞同自己的行为风格;我能从自身看到希望,也相信自己同人类发展前进的方向相符合。而且,这种自我确信随着经历的丰富,更加体现为个体的自致性和自我一致性。